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四百二十讲

    当然,即使是我们已经全然地不执着了,也要回过头来为执着的众生考虑。因为我们要做菩萨,所以需要感同身受: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如果我们被骗子给忽悠了,那么还是需要总结教训,不能一块石头绊倒两次。这已经不仅仅是钱物的问题了,而是佛教信仰的慧命解脱。尤其是末法时代的正信正行、正知正见,只有依教奉行,才能具备安全保障。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,但是发菩提心必须通过利益众生而成就自己的慈悲和智慧。因为菩萨不可以住着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所以佛教徒不能自私和愚痴。我们需要:以佛心为己心,以师志为己志的生动实践。只有外在的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,才能完成内心的不住解脱的佛事。比如放生的目的不仅是慈悲,还需要具备智慧。因为放生不如护生,护生不如吃素,吃素不如救人。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从而忽略了最初的发心,那么容易好心办坏事。比如生态、环境、动物的死活等等,佛教徒需要考虑。既不能放死,或者被人欺骗,或者变成畜牧专业户等,那么这样的放生不是有后遗症的故事吗?至于利用人们单纯的善良投机取巧,或者其它不正常的企图,那么我们就很难说服自己和別人是真正佛教徒的言行。

    “只是我们不能执着我们拥有的一切。”

    我们可能是亿万富翁,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房子,一切没有关系,我们可以拥有,只是不能沉迷于其中,毕竟都是暂时的因缘。我们一再强调,贫穷落后不是佛教徒,愚昧无知不是佛教……知识不是力量,行动和智慧才是。可见,越是热闹的时候,信仰越是容易迷失方向,佛教徒越是需要清醒和理性。佛教的普度众生是慈悲和智慧,至于能否得度?不是一厢情愿,需要两厢情愿的因缘。即使是正法,也不一定能够唤醒迷梦的众生。虽然明明是邪见,但是痴迷不悟也很难被改变。因为不知道根本空性的佛性,所以迷失了外在的眼花缭乱。即使我们拥有,也是没有关系。哪怕我们一无所有,还是没有关系。一切随缘而自在,一切自在而随缘。毕竟我们努力地锻炼自己的心性,此时已经无关成败得失。

    “因为执着,所以烦恼。”

    我们不承认这种现实是不行的。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这方面有优势,其实是被优势所束缚。

    “毕竟一切法了不可得。”

    请问我们能够执着的感受什么呢?无非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错觉。我们能让自己的优势停留下来吗?当然不能。因为无常变幻的游戏,所以好与不好应该无所谓。虽然如此,依然坚持的理由是:遵守规则是修福,心无挂碍是修慧。

    “一切如同做梦一般,原来都是假的。”

    繁华和荣耀不过是黄粱一梦而已。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