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三百六十九讲

    “所谓‘为一念际我皆入’:意思就是:当修行恢复到一念清净心,也就是我们不再分别执着的时候,当下就会契入空性的佛性。”

    此时,正是所谓的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。禅宗,包括净土宗,有一句说得非常到位:“观方知彼去,去者不至方。”意思就是:如果我们在世俗谛上设定一个方向,比如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么我们知道就是要从此娑婆到极乐。只有我们真正到了西方的时候,才最终会明白:我们并不是到了一个实在的西方极乐世界。往生净土,只是在观念上的改变和突破。因为自己心量上的改变和突破,所以这个彼此二元对立的界限被打破了,此时应该就是悟入了真谛,空性佛性的不二法门真如境界。

    因为我们现在不能改变和打破这个二元对立,包括男人的概念、女人的概念、时间的概念、空间的概念等等,所以我们的修行只是嘴巴上的功夫,心里并没有真正的清净。如果我们坚持强烈的分别和执着,那么我们就会有强烈的烦恼、生死的障碍。只有打破它,才能悟入一个全新的慧命解脱境界。所有的观念都是可以改变和打破的,重要的问题是,我们愿意不愿意改变和打破?因为执着的观念太过沉重,所以很难被改变和打破。我们害怕改变的时候,我们会茫然、失落,就像我们对于死亡一样,我们怕不怕死?当然怕死。如果不知道死是新生的话,那么我们根本就不敢面对死亡。可是任何一个不愿意死的人,最终不都是死了吗?甚至会死得更快。如此,我们为什么不去突破二元对立的分别执着的观念呢?一旦我们突破了其中的界限,我们终会发现,死亡其实是一种新生,不过是另外一种我们陌生的方式而已,并不是单纯的断灭。

    因为我们茫然和恐惧,所以不敢面对现实的突然变化,以为一切都没有掉了。如果物质不灭、能量守恒,必然是好人好自己、坏人坏自己,生命又怎么可能不是相似相续呢?既然我们曾经播种了许许多多行为的痕迹种子,那么这些种子遇到因缘是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的,这是必不可少的生命规律。生命需要经历死有、中有、生有、本有的过程,慧命需要转识成智。如果单纯从物质的角度来讲,那么人死后无疑是没有了。只是实际上是换了一个不同的频道而已,就是变现了不同的生命载体。我们的潜意识,第八阿赖耶识就好像人的基因相似。如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痕迹,那么结果当然会千差万别,无非都是自作自受而已。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