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二百八十一讲

   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在做佛事,所以反省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应该是真正的修行,我们希望大家认真地去思考。见到别人好,我们向他学习;见到别人不好,我们反省自己不要这样做,这就是供养。这种供养我们都能做,完全可以随时随地都去做,而且是真正的供养,只是我们愿意不愿意而已。

    “因为诸佛菩萨示现,就是让我们能够在境界中具备清净心——不执着的心、不挂碍的心。”

    我们慈悲和智慧的积累,需要不执着、不挂碍、没有烦恼。因为都是如幻如化的假相,所以清净心非常重要。

    “在境界中去断恶,去修善。”

    面对这个五浊恶世:有善有恶、有美有丑、有高有低、有贵有贱。在这样的境界中,我们去训练自己,去锻炼自己,去茁壮自己,就是断恶修善。

    “如此则能对善人真诚、恭敬,对恶人也能真诚、恭敬。相比之下,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心里的纠结。”

    试想,我们能够做到吗?我倒是觉得,我们对不好的人、不怎么样的人,更加需要恭敬。不仅仅因为“小人常戚戚”,更有普度众生的面对和转化彼此的责任和使命,所以需要面对。如果我们回避、躲避、逃避,就是说明自己心里消化不良,会适得其反,不但无益,反而障碍。虽然面对恶劣的环境,对于好人不恭敬没有关系,对于坏人不恭敬后果很严重,不信,我们可以试试?但是这不应该理解为姑息和纵容,或者理解为同流合污。只是作为个人修行的所缘境,感悟缘起当下的性空,从而顿入无需计较的游戏而已。

    现在佛教徒既然修学普贤行愿了,那么对于善人应该真诚、恭敬。我们不能借口说:“善人,让他傻去吧,我们没有了恭敬。”告诉大家,因为恭敬是对我们自己有益的慈悲和智慧,所以我们需要真诚、恭敬。对待恶人,佛教徒依然需要真诚、恭敬,甚至于更要真诚、恭敬,为什么呢?不但反省自己,而且悟入恶人也是缘起性空。同时,恶人冒着不怕堕落的风险、危险,作为我们修行的所缘境,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被感动呢?恶人还在提醒我们:“我们可不能这么做。”我们怎么可以不真诚、不恭敬地对他呢?只有真诚、恭敬地善待恶人,才是转化、改变我们自己的烦恼和束缚啊!更何况恶人有因缘果报,当我们不能改变恶人的时候,也不必为了恶人而伤害我们自己啊!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