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二百七十讲

    “如能如是观,则是普贤行。”

   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观照,也就是自己内心反省的话,那么我们面对的一切境界都是普贤行。如果我们同一个非常好的人接触是普贤行,如果我们同一个非常坏的人接触也是普贤行,那么我们会同善财童子平等不二。当然,如果我们不是平等心态,那么需要努力地改变心态,通过循序渐进、水到渠成,毕竟因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

    “如果我们现前修习普贤行,那么不但可以往生,而且可以证得无上菩提。”

    为什么佛教徒往生的数量不高?为什么佛教徒往生的质量不高?或者我们根本就没有往生呢?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普贤行。当然我们所说的往生是狭义的概念,就是专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    “我们应该是最好的受益者,佛菩萨在示现。”

    因为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:那是什么?那不就是示现神通吗?我们感悟到了吗?如果我们能够感悟到,那么用心就好!何须再瞪着眼睛心外求法?即使是眼睛花了,天上出现两个太阳、三个月亮,也不是佛法智慧的神通。因为心可以作佛、心可以作魔,所以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

    “六根对六尘: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:如果我们会看,那么都是诸佛菩萨无所得的示现,所以善财童子眼睛里都是诸佛菩萨,而不是凡夫的执着为实。”

    而我们的眼睛里都是是非、烦恼,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?善财童子的慧眼同我们的肉眼并不一样:因为善财童子看到的都是诸佛菩萨,没有烦恼、生死;而我们的眼睛里都是烦恼、生死的挂碍。我们同善财童子所面对的有什么差别呢?应该没有什么差别。虽然面对的东西都是一样的,但是善财童子的感悟和我们的分别并不相同。如此反差,需要内观,而不是心外求法的外道。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