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佛教徒修行普贤行愿,就是要帮助一切众生,离苦得乐。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,不要心存嫉妒。如果看见人家倒霉了,请不要幸灾乐祸,那应该是不正常的阴暗心态。如果看见别人好了,我们应该欢喜而不是羡慕嫉妒恨,否则就是烦恼和生死轮回。我们知道的现实:一人欢喜千人怨;别人成功,自己受伤;乃至宁可妄语,也要无中生有;谁走在前边,我们不舒服;谁落在后面,我们瞧不起……这一切都不正常。
“我们只有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才是菩萨行,才是普贤行,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。”
众生正在受难,佛教徒有责任帮助他们:在家人侧重于物质帮忙,出家人侧重于佛法相助,这是佛教徒的责任和使命:通过帮助别人而成就自己的慈悲和智慧。我们不但不能麻木不仁,而且还要“不忍众生苦,不忍圣教衰”;正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。因为我们自己是受益者,所以需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。我们的想法改变,我们的行为改变,我们的生死改变,难道不是吗?只有这样的坚持改变的过程,才能最终利益的是我们自己,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吃亏。
“关于戒律的问题,佛陀有一个比喻,佛陀说:‘比如蜂采蜜,不坏色与香。’”
持戒就像蜜蜂采蜜,飞舞在花丛之间,那个花没有减少什么,甚至是受益者,因为有蜜蜂可以给它传粉。如果是蜂采蜜,那么当然是好事啊!如果没有蜜蜂,那么花粉不能传得更好,彼此之间是互相成就的故事。大家想想看,帮助别人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当然是相得益彰的功德无量。可见,佛教徒需要学习利他中完成自利。如果不能利他,就永远不能自利,必须清楚这样的辩证法。面对现实自私的人们,虽然给佛菩萨礼拜不是问题,也不困难,但是对于尊重、恭敬未来佛的众生,却是很难践行,其原因就是分别执着。佛教徒如果不能改变坚强的分别执着,那么就是自私和烦恼,当然只能是生死轮回了。即使是学佛了,也不过是无常的人天福报而已,终究不是名实相符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