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,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。我们很多时候难免随波逐流、随境所转。尽管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,但往往是大致相同。我们在学佛过程中依然充满了强烈的我执:比如自以为是、张扬表现、控制别人等等。表现似乎还说得过去,控制别人其实正是控制了我们自己。因为归自己领导的发号施令,已经不再是慈悲和智慧的内容,所以最终变成了负担和束缚,这又如何会是化解烦恼、解脱成佛的妙药呢? “妙药应该是对自己身口意惯性的改造。只有改变困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,才是真正的无上妙药。” 对于普皆回向,一般人哪里会愿意呢?难免会强调:“我念了的佛经,凭什么要分享给法界众生呢?”人性当然是不愿意的,佛性必须通过给予别人成就自己。佛教徒如果没有这样的心量,那么当然就不会是妙药。因为不能利益众生,不仅仅是自私自利,更是一种更强烈的我执,所以与真正的学佛是背道而驰的。如果有人学佛之后,越学越缺德,越学越烦恼,越学越自私,那么当然不是妙药伽陀。因为他没有利益众生,所以我执没有办法改变。因为有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,所以只有建立在空性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妙药伽陀。如果没有这个空性的佛性,那么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短暂拥有的东西分享给别人。即使我们给了别人,也只是一点一滴而已,不会是自己的全部,更不可能是: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” 当佛教徒践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时,我们自己就是普贤菩萨。因为我们心甘情愿把我们所拥有的功德分享给别人:“我可以一点点都不要。”我们恰恰在这个过程之中,完成了改造强烈自我的艰巨工程,这正是我们成佛的慈悲和智慧。当我们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的时候,等于失去了这样的机会,所拥有的仅仅是一点福报而已,这恰恰不是真正孤独寂寞的佛法,更多的则是贪求心外的热闹而已:“此生此夜不常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”如果说佛法是妙药的话,那么这就是妙药。如果说不是妙药的话,那么说明我们还没有相应和默契。我们仅仅像鹦鹉学舌一般地说:“早晨好!早晨好!”但是自己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 甚至我们有更多的人坚持心外求法。比如哪个寺院开光了,哪个寺院做佛事了……从中分别执着以为参加就是功德无量了等等。其实参加佛事的目的,应该是通过外在的形式,改变我们内心的烦恼和生死的执着、挂碍,而我们往往是:不但没有改变烦恼和生死,而且正在迷失自己信仰的方向和目的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