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当然是不容易的真正菩萨行。我们现实会有人消化不良,比如,如果别人有两个师父,自己心里会不平衡,然后就说自己的师父不好……在这里,因为得不到了等缘故,所以说不好。如果我们比别人优秀了,他就会背后嘀咕……因为是活在比较的观念里,所以是烦恼而不是随喜。我们讲过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五,就是“随喜功德”,而我们为什么不能随喜?人家优秀,我们会赞叹人家吗?我们很难赞叹。不仅如此,说风凉话、使绊子、诋毁、诽谤等,这样的事情会少吗?有没有拿皈依证、菩萨戒牒的佛教徒做的?所谓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”,佛教徒需要透过对立感悟统一,从而培养自己的慈悲和智慧,还会坚持自己的羡慕嫉妒恨吗?请大家不要笑,你没有学好,我也没有学好,大家需要一起来努力。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有缺陷,我们就没有解脱和成佛的希望。如果承认自己有缺陷,那么本身就是打破自己我执的证明。 “可见,修行不是为了自己,才能利益和成就自己。” 如果我们总是坚持为自己,那么怎么可能有机会利益和成就自己呢?只有利益和成就别人,才能利益和成就自己,这就是有说服力的普贤行: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”虽然不是为了自己,但是确是真的为了自己。如果说我们就是“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”,那么最终必然是利益和成就我们自己。如果越是自私的人,就越是最贫穷的人,甚至于连朋友都不会有。如果越是大气不自私的人,就越是最富有的人,朋友也是最多的人。只有帮助别人的人,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机会。因为佛菩萨是大心众生,所谓“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”,所以佛教徒怎么可以小心眼呢?我们需要通过帮助别人的贫穷、快乐、信仰,积累和成就自己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无论是现实的福报,还是解脱的功德,我们都将从此受益无穷无尽。如果我们不去帮助别人,那么谁又能帮助我们呢?这个辩证的关系,佛教徒需要清楚和清醒。 “虽然菩萨愿意代众生受报,愿意代众生受苦,但是各有因缘,有时候却是替代不了。” 我们是真菩萨还是假菩萨?代众生受苦是受什么样的苦呢?这都是需要佛教徒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