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一百九十七讲

    “这里所说的顺佛,关键还是要随顺菩萨,因为学佛应该是从做一个菩萨开始的。”       如果说佛教徒受了菩萨戒,那么就要考虑:菩萨应该是什么标准?有些人的菩萨标准就是一本菩萨戒牒。因为戒牒就是标准,所以强调:“我有戒牒。”对不起!戒牒的内容呢?而且菩萨种性是空性呢?如果我们不空去执着,总是执着、挂碍、自私,那么我们还能是学佛的菩萨行吗?如果我们做一点点好事,唯恐天下不知道,到处同别人炫耀:“我做这样的事了,我做那样的事了”;我们做点坏事唯恐天下人知道,说:“我没有做”,那么能是利益众生成就自己的菩萨行吗?菩萨应该是“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”的具体行动。       “因为菩萨围绕佛,所以我们学佛从围绕菩萨开始。”       我们如果直接围绕佛了,就是没有根基的学佛。如果我们直接围绕佛,就说明我们已经是大菩萨了。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,所以我们需要一点一滴、循序渐进地改变自己的众生性、烦恼性,然后变成了利他性的菩萨。       “我们要向菩萨学习利益众生,从而成就自己的菩萨种性,乃至最终成佛。”       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,传戒师问:“汝是菩萨否?”我们回答:“是菩萨!”“既是菩萨,汝发菩提心未?”“已发菩提心。”这其实不是骄傲自大、高人一等。因为向菩萨学习菩萨行,所以要有具体的实际行动。       “第二个偈子,所谓‘十方所有诸众生’:也就是说向普贤菩萨学习:随顺一切众生的范围。”       比如说:“如果你要恒顺众生,那么你要恒顺哪些众生呢?”一般人会恒顺自己家老伴儿,恒顺自己家儿子,恒顺自己家姑娘……这当然都可以使家庭和睦、幸福。       “佛教徒需要恒顺什么呢?”       应该需要恒顺十方所有的一切众生。我们很多人当然会皱眉了。因为只有恒顺自己家人还不行,所以走出自我认识的局限和束缚。只是,佛教徒需要防范:虽然恒顺别人都可以,但是回到家里却是鸡吵鹅斗,分明恒顺不了,当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菩萨行。因为一室不扫,何以扫天下?所以空性的佛性应当平等不二。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