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一百八十六讲

    “如果我们不称性而修,那么布施再多,还是会落在有量有边的生死之中,因为是福报,所以与功德无缘或者不大。”       学佛的人和不学佛的人去布施,结果是不一样的。功德是解脱的资粮,福报是有漏的生死载体,确实是无常变化。有人抓彩券一下子中了500万,你说有没有福报呢?当然有福报。你看那个宠物狗,每天在主人家里头被伺候得比主人的爹、妈还要安逸幸福,有没有福报呢?当然有福报。我们承不承认?确实需要承认。如果我们不承认,那么就是否认因果。因为它没有功德、没有智慧,就一直会轮回,所以我们羡慕什么呢?我们应当羡慕功德,不要羡慕福报。福报终究是有漏的,更何况好事容易变成坏事。即使不变成坏事,也会无常变化。大家想一想,人们任性胡来,不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智慧吗?不就是因为自己有一点优越感吗?如果这些东西没有了,我们不会这样干的。       “因为称性而修是无量无边、没有限量,所以佛教徒要学会用心修行。”       学会用心同空性的佛性去相应。       “如是即能‘一切意乐皆圆满’,佛教徒所愿的往生、解脱、成佛必得成就。”       这是因为我们同空性的佛性相应了,所以是与佛法相应默契的结果。否则我们就会一直坚持执着、坚持挂碍。有人每天念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因为没有感应,所以会抱怨:“这观音菩萨我也求了,怎么就不应呢?”因为我们不通达“无人无我观自在,非空非色见如来”,所以不能相应默契。对此,佛教徒需要扪心自问。如果我们能够相应默契,那么我们还会有所求吗?如果能够相应默契,那么我们将只有感恩而不再抱怨。如果一切都无所谓好与不好了,那么当下就是解脱自在了。这就是学所相应,也就是我们所学和我们的内心两者之间相应默契了。告诉大家:如果说什么是密宗的话,那么我们的身口意需要同佛菩萨的身口意相应默契。什么是密宗呢?就是三密加持,就是能学所学彼此身口意的相应默契,也就是佛教徒的学所相应。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