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叫什么呢?应该是以妄遣妄。因为菩萨要救度我们,要示现这些丰富的内容,所以是随缘任用的善知识,可以使我们转迷为悟、把握当下。请大家不要误解。 “学佛的人,无论在逆境和顺境中,都要诚敬,都要恭敬,都要感恩。” 因为一般人对于好人,可能会诚敬、恭敬、感恩;对于恶人我们会诚敬、恭敬、感恩吗?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习诚敬、恭敬、感恩。出家的时候,一个老和尚给一个居士出主意,问他:“你最恨谁?”“最恨某某。”“你弄个牌位,天天给他念佛回向,跟他结缘。”那个居士修得不得法,每天看见那个牌位就生气,每天气得眼睛发直。是啊,因为看见姓名就嗔恨,所以欢喜不起来。 佛教徒需要用心转化,需要同情这个众生。只有智慧地慈悲于他,我们才能够使自己受益。如果我们每天都嗔恨他,那么不但不能受益,反而会使自己受伤。他还没下地狱,我们已经先下地狱了,现实上不是这样的吗?我们需要反省改变自己,就是面对顺境和逆境要去改变自己的执着。我们只有改变自己,才能使自己受益于佛法。 “即是以至诚恭敬的心去待人接物。” 佛教徒需要至诚,要恭敬、感恩。如果人生有小的成就和成功,就需要靠父母、朋友的帮助。如果人生有大的成就和成功,就必须有敌人和逆境的帮助。如此,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和挫折,我们需要感恩他们。因为他锻炼我们的承受和抵抗的能力,让我们茁壮成长:一点点苦难毁了我们,更多的苦难成就了我们,造就了我们,从而让我们有了坚强、坚持、坚韧、坚定抵抗风雨,使树木深深扎根。原来别人骂我们一句,我们辗转反侧,一宿不能入眠,后来随他骂好了。如果错了,就应该改变;如果没有错,就不必介意。我们该睡觉睡觉。最终谁受伤呢?当然是骂的人受伤了,规律就是这样。 “不执着,不挂碍,且又能够面对。” 学习佛法虽然需要不执着、不挂碍、不烦恼,但是还要面对而不是逃避。虽然很多时候说不执着,但是要么把眼睛就闭上了,要么就躲开了,总是不能、不敢面对。要知道:泰山不辞土石,故能成其高;大海不拒江河,故能成其深;学佛不避顺逆,故能成其智。如此,佛教徒需要面对现实的历事炼心,成就自己的慈悲和智慧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