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八十讲

    “于是才有果。”       我们只有选择了方向,才会往前行走,才会有一个结果。佛教徒的结果就是了生脱死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或者是证得涅槃(不住生死)境界,就像我们后边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一样。对此,我们绝对不可以说佛陀死了,也不可以说佛陀生了。因为佛陀已经超越了生与死的轮回的圈子。佛陀彻底走出来了,不再受生死的规律制约,而我们还要受其制约。因为这个强大的力量使我们挣脱不出来,所以我们容易随境所转、随波逐流。我们现在的学佛,就是学习把这个力量打破,不再被其束缚。只有具备慈悲和智慧,只有改变我们自己心里的执着,才能打破生死的束缚和困扰。我们之所以用花供养佛陀,就是学习表法的所缘境,从而改变我们执着的心,从而来成就我们自己修学的慈悲和智慧。       “花与果只是提醒自己应当坚持不懈,必然会有结果,并不是佛菩萨要享用我们这个花、这个果。”       也有一些人,甚至非常迷信的人,供完了花、水、水果等之后,还会在那里看着,不让别人动,然后说佛菩萨吃了。那是误会的,佛菩萨不会吃。我们通过供佛及僧的恭敬,可以改变我们贪嗔痴的心。我们要知道:这是一个对治我们执着的法门。佛菩萨虽然不会享用,但是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、行为、命运。因为这种形式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心,所以佛教徒需要认真对待。我们如果没有这样去观想,那么就会白白地浪费历事炼心的机会。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校正和回归。也就是说,在供佛及僧的利他中完成自利。如果没有利益他人,那么就是没有办法获得自利。我们想想看:如果这样的好事不做,如果这样好的观念不接受,那么势必还要停留在自私狭隘的圈子里,扮演着不断地烦恼和生死轮回,规律就是这样的。       “就菩萨因地而言。”       所谓菩萨因地,我们曾经都受过菩萨戒,从受戒那天开始,就应该是一个因地的菩萨。因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果,只是播下了一颗种子,将来证果的时候当然不得了。       如此,因地的时候它表达什么呢?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