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六十一讲

    “必须改变心。”      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心,那么不是心游道外,就是没有任何办法。只有完成了应无所住的清净心,才能与法界空性融为一体。如果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,就改变了我们自己的世界。如果我们改变了自己的世界,就改变了我们学佛的执着和局限,从此不再像原来那样的烦恼和生死困扰。《华严经》的境界实在微妙,我们一般人的思维无法相应和默契。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我们认识的局限,导致了我们世界的局限。正如河伯与大海的交流,朝菌与初一、十五无法相见,井底之蛙看天……我们总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,当然突破不了自己的世界局限。只有跳出自我的认知:“山穷水尽疑无路”,才能明白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豁然开朗。学佛只有超越相对的二元世界的束缚,才能感悟打破我我所有的解脱自在。       因为这是我们学佛过程的必经之路,也是对自我改造的尝试,更是对无我通透的开拓,所以我们要修行自己的心。无论如何,佛教徒改变我们自己心里的执着。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心,那么修行只能是一种妄想和愿望而已。如果感悟到宇宙万有、包括自己,都是缘起无自性的假相,那么心里还会纠结和挂碍吗?因为我们执着的心很小,也就是小心眼儿,所以我们的世界很小:不是三恶道的沉沦,就是六道轮回的束缚。即是我们认假为真的执着,造成了绵绵不断的烦恼和习惯,我们想要改变,也仅仅是想要改变,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而已。惟其艰难,更需要行动。佛教徒不应浪费我们的生命,更不要浪费我们学佛的因缘,并因此浪费自己法身慧命的成就。我们只有把握当下、只争朝夕,随时随地改变自己,才能不虚此行,才能不辜负毗卢遮那佛的空性法身。因为华严三圣是:毗卢遮那佛、普贤菩萨、文殊菩萨,所以佛教徒需要努力相应默契:清风明月,不劳寻觅。       “所谓一身复现刹尘身,一一遍礼刹尘佛。”       这应该是普贤菩萨的境界,我们需要学习相应。       所谓“‘一身复现刹尘身’,就是一个身体能够显现在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之中,而在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中的每一身体又能够遍礼,也就是都能够礼拜无量无边的像微尘那么多的诸佛。”       因为作为一个单纯的个人,我们只有一个身体,实在没有办法做到“一身复现刹尘身”,所以需要透视法界微尘的空性即与诸佛法身相应默契。此时,无处不是空王之佛。正如禅宗有:“朝朝与佛眠”,就是我们可以每天同佛睡在一起……如果不是空性,那么又是什么呢?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