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然的话,我们逃跑了、回避了,然后还要说漂亮话:“我们不执着……”这应该是借口,是佛教徒的两面人;同时,也是一种误导,更是一种可怕的误区。希望我们的佛教徒一定要把握这个所谓的“不执着”。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,我们有佛教徒因为学佛的过度执着,把单位年节发的福利,比如烟洒、海鲜、鸡蛋等东西,找个荒郊野外挖坑埋了起来,美其名曰:省的别人造业……据说赢得一些佛教徒的赞美。其实可以不要,或者送给需要的人不好吗?为什么暴殄天物?我们这样身份做的结果,只能让社会的一般人,更加误会我们的信仰。佛教应该是面对现实的入情入理:我们能够接受、消化、转化事物对我们的困扰和纠结。这其实是一种修行的智慧。《格言别录》给了我们处理这种事情的能力。这个能力也就是慈悲和智慧。
2、【必有容,德乃大。必有忍,事乃济。】
同大家分享一下,这段格言的意思告诉我们:
所谓“必有容,德乃大”,一定需要包容和宽容,就是心量要大。这样的话,我们的德行,也就是慈悲和智慧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增长,才能够一点点地扩大。如果斤斤计较、烦烦恼恼,那么最后我们不但没有福报,也没有智慧。人生是过客,怎么能斤斤计较、纠缠不休呢?不应该如此。尤其是个人得失,更不可以困扰其中而不能自拔。
即使是为了护法,我们也就是说一遍、两遍,顶多三遍,要给别人反省的机会。为什么要给别人反省的机会?因为拐弯和回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要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,所以我们需要忍耐的功夫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能忍耐,受不了,命运于是有了曲曲折折。遇到事情,我们要去分析:“这件事情我是不是需要发脾气?”
当然,就个人角度而言,有时发脾气或许是一种方法和技巧。如果觉得发了脾气不能解决问题,那么我们宁可沉默也坚决不发脾气;如果觉得发了脾气不给别人机会,那么我也不能随便发脾气;如果觉得发了脾气,能够解决问题,那么我可以发脾气。只是,发脾气应该是游戏,不应该成为习气:应该因人而异,应该有的放矢。如此,究竟发脾气的这个尺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既然佛法是法无定法,那么只能临场发挥:看着办才是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2、【必有容,德乃大。必有忍,事乃济。】
同大家分享一下,这段格言的意思告诉我们:
所谓“必有容,德乃大”,一定需要包容和宽容,就是心量要大。这样的话,我们的德行,也就是慈悲和智慧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增长,才能够一点点地扩大。如果斤斤计较、烦烦恼恼,那么最后我们不但没有福报,也没有智慧。人生是过客,怎么能斤斤计较、纠缠不休呢?不应该如此。尤其是个人得失,更不可以困扰其中而不能自拔。
即使是为了护法,我们也就是说一遍、两遍,顶多三遍,要给别人反省的机会。为什么要给别人反省的机会?因为拐弯和回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要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,所以我们需要忍耐的功夫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能忍耐,受不了,命运于是有了曲曲折折。遇到事情,我们要去分析:“这件事情我是不是需要发脾气?”
当然,就个人角度而言,有时发脾气或许是一种方法和技巧。如果觉得发了脾气不能解决问题,那么我们宁可沉默也坚决不发脾气;如果觉得发了脾气不给别人机会,那么我也不能随便发脾气;如果觉得发了脾气,能够解决问题,那么我可以发脾气。只是,发脾气应该是游戏,不应该成为习气:应该因人而异,应该有的放矢。如此,究竟发脾气的这个尺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既然佛法是法无定法,那么只能临场发挥:看着办才是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