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三十九讲

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,别人也没有时间关注佛教的故事,那么我们不必执着遗憾和缺陷。虽然过去不是这样的,但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有担当的僧人。比如,当年韩愈有《谏迎佛骨表》,对于迎佛舍利嗤之以鼻、坚决反对。当韩愈发配到潮州之后,曾写过一首诗,其中有一句:“夕贬潮州路八千”,指的就是那个时候到了潮州。在潮州开元寺,韩愈遇到了大颠禅师,于是乎,改变了曾经的观点。


佛教需要这样的一个例子,我们需要努力。如果没有佛印禅师,那么苏东坡对于佛教的认识应该是肤浅的。当年,苏东坡不是有过“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”吗?而佛印禅师仅仅写了两个字:“放屁。”苏东坡马上过江来了:“凭什么说我放屁?”“你不是说‘八风吹不动’吗?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?”


这个道理很简单。也就是说,出家人的诉说能力、人格魅力、修行境界,折服了有缘的知识分子。如果没有这样的高僧,那么佛教应该是苍白的。这也应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警醒:如果我们希望家庭、社会中,别人能够接受、理解、尊重我们的信仰,那么我们应该优秀。这种优秀应该向谁看齐呢?应该向佛陀的十种自在看齐。


第四种自在就是开示一切工巧艺术等事业名事业自在。佛教徒的事业需要自在,所谓“惟慧是业”。如果我们不自在了,比如又呆又傻又笨,那么应该是没有说服力的。希望大家能够努力自在,从而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我们,这应该是佛教徒的修行内容。


“5)能随愿而受生名生自在。”


这一点应该是非常非常的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