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二百三十八讲

“4)开示一切工巧艺术等事业名事业自在。”
佛经说菩萨向五明中学,为什么向五明中学呢?目的还是为了度众生。为什么要度众生呢?因为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懂,那么众生没有办法接受我们。如果我们又呆、又傻、又笨,那么谁会接受我们呢?不但不会接受我们,而且还会瞧不起我们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因为菩萨向五明中学,所以能够开示一切工巧艺术等,以及各种各样的制造工艺、语言、逻辑学、医药学等,佛陀无所不能。而且我们记住,这是佛陀的慈悲和智慧的具足圆满,这说明:只有佛陀比我们优秀,才能够摄化我们。如果佛陀并不比我们优秀,那么我们凭什么向他学习?每个人需要定位自己在家庭、社会中的位置,做一位优秀的佛教徒。当然,我们要努力优秀。如果自己本来就笨,非要去优秀,那么我们会比较苦恼。只要1:1尽力了就好,其实我们觉得这样就好。否则,如果我们为了一个优秀,那么我们的信仰可能会丢掉,这实在是划不来的信仰。佛陀给我们的一种感觉就是:如果我们要做菩萨,那么应该有责任做得更好、好上加好。当然了,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,包括所谓的菩萨,包括我们自己,做得很不够,所以我们就应该以佛陀为标准,来学习、看齐。

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会深切地感到,佛教徒的菩萨行,应该是有说服力的学佛行为。就像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:白居易、柳宗元、王维、苏东坡等大居士,以及古代的大文人都是大居士。我们现在看不到优秀的文人是大居士,是什么原因呢?应该就是末法的征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