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经文释义207
所谓三途,就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六道轮回中的三恶道。佛教徒如果坚持净戒,就可以不堕三途;如果修习禅定,就不会被外在的财色名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所困扰,可以脱离五欲。
“而最终只有启发智慧,才能出离三界。”
如果没有智慧,就不可能出离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束缚。因为智慧可以解脱,所以佛教徒需要理直气壮地提倡“智慧”。智慧可以透视事物的真相,是学习佛法的根本。“佛陀”翻译过来就是智者。智者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有智慧的人,也称为佛。这应该是学佛的追本溯源。我们再次强调智慧,那就是“不忘初心”,也就是恢复佛教的本来面目。
“实证解脱而入涅槃,或者往生极乐。就戒定慧而言,戒、定是智慧的基础,可以引发智慧的善法。”
学佛不能没有戒与定,因为戒与定,是智慧的基础。
“持戒修定的目的,不是博闻强记的知识,而是开发无漏解脱的智慧。”
如果学佛不持戒,不修定,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引发出解脱的智慧呢?
在龙树菩萨的《大智度论》里,有这样一句:”五度如盲,六度如导”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意思就是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五度,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,也就是没有智慧,那么五度就是瞎子。因为有了般若波罗蜜,所以五度就是“导”,即是眼睛,才可以称为波罗蜜。如:布施波罗蜜、持戒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、精进波罗蜜、禅定波罗蜜,否则不能称为波罗蜜。这一点是佛教徒应该清楚的。可见,单纯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只是福报,不是智慧。因为没有智慧,所以不得自在。如果有了智慧,我们就会中道圆融、自在。佛教徒应该让大家理解和接受。智慧是学佛过程中,最艰难的事情。只有具备了智慧,才能具备化解烦恼和生死轮回的能力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所谓三途,就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六道轮回中的三恶道。佛教徒如果坚持净戒,就可以不堕三途;如果修习禅定,就不会被外在的财色名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所困扰,可以脱离五欲。
“而最终只有启发智慧,才能出离三界。”
如果没有智慧,就不可能出离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束缚。因为智慧可以解脱,所以佛教徒需要理直气壮地提倡“智慧”。智慧可以透视事物的真相,是学习佛法的根本。“佛陀”翻译过来就是智者。智者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有智慧的人,也称为佛。这应该是学佛的追本溯源。我们再次强调智慧,那就是“不忘初心”,也就是恢复佛教的本来面目。
“实证解脱而入涅槃,或者往生极乐。就戒定慧而言,戒、定是智慧的基础,可以引发智慧的善法。”
学佛不能没有戒与定,因为戒与定,是智慧的基础。
“持戒修定的目的,不是博闻强记的知识,而是开发无漏解脱的智慧。”
如果学佛不持戒,不修定,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引发出解脱的智慧呢?
在龙树菩萨的《大智度论》里,有这样一句:”五度如盲,六度如导”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意思就是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五度,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,也就是没有智慧,那么五度就是瞎子。因为有了般若波罗蜜,所以五度就是“导”,即是眼睛,才可以称为波罗蜜。如:布施波罗蜜、持戒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、精进波罗蜜、禅定波罗蜜,否则不能称为波罗蜜。这一点是佛教徒应该清楚的。可见,单纯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只是福报,不是智慧。因为没有智慧,所以不得自在。如果有了智慧,我们就会中道圆融、自在。佛教徒应该让大家理解和接受。智慧是学佛过程中,最艰难的事情。只有具备了智慧,才能具备化解烦恼和生死轮回的能力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