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经文释义191
据说当年项羽追韩信的时候,韩信路过一棵树下歇息,树上有个小孩子,冲着就撒尿。韩信一看,说:“小孩,你下来。”这个小孩子就爬下来了。韩信说:“我给你几个钱,你尿得真好,以后你可以继续努力。”然后,韩信走了。受到奖励的小孩子,以为自己真是做了一件好事,竟然还有好处。不一会儿项羽追来了。这个小孩子见到又来了一个人,又是照样撒一泡尿。项羽说:“小孩,你下来。”这个小孩子就下来以为又要领奖了。项羽把小孩扯腿就给劈了。这就是娇惯子女的悲剧,足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。面对现实,说真话的人,往往是救我们的人;说假话的人,恭维我们的人,奉承我们的人,往往是害我们的人。虽然我们不习惯,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记住这一点。《六祖坛经》说:“苦口的是良药,逆耳必是忠言。”只是我们并不喜欢听;不喜欢听却可以治病。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改变自己的接受和承受能力。
所谓友多闻,为什么朋友要多闻呢?因为朋友有知识,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我们不可能同一个傻子交朋友吧?向他学习冒傻气吗?当然不可能。佛教徒的朋友、善知识要具备以下这几点:
“佛经中说的善知识应该有三点:第一个是教授善知识,应该是我们的老师;第二个是同行善知识,应该是同学、同修。”
大家在一起,同学也可以称为善知识。当然,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彼此之间的舒服,说对方是善知识,我觉得这不一定。善知识应该有内容,只有使我们身心解脱受益,才可以称为善知识。
“第三个是外护善知识,指从正面协助我们修学真正佛法的人,即是‘善护助’。”
大护法也可以是善知识,为什么这么讲呢?因为能够使我们修学佛法的过程中,给我们的需要提供一些外护,比如饮食、衣服、床坐、医药等所需的生活必须品,从而帮助我们修行,能够助成我们的解脱,所以这也应该是善知识。
这是第十二无妄念,下边让我们走进第十三禅定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据说当年项羽追韩信的时候,韩信路过一棵树下歇息,树上有个小孩子,冲着就撒尿。韩信一看,说:“小孩,你下来。”这个小孩子就爬下来了。韩信说:“我给你几个钱,你尿得真好,以后你可以继续努力。”然后,韩信走了。受到奖励的小孩子,以为自己真是做了一件好事,竟然还有好处。不一会儿项羽追来了。这个小孩子见到又来了一个人,又是照样撒一泡尿。项羽说:“小孩,你下来。”这个小孩子就下来以为又要领奖了。项羽把小孩扯腿就给劈了。这就是娇惯子女的悲剧,足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。面对现实,说真话的人,往往是救我们的人;说假话的人,恭维我们的人,奉承我们的人,往往是害我们的人。虽然我们不习惯,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记住这一点。《六祖坛经》说:“苦口的是良药,逆耳必是忠言。”只是我们并不喜欢听;不喜欢听却可以治病。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改变自己的接受和承受能力。
所谓友多闻,为什么朋友要多闻呢?因为朋友有知识,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我们不可能同一个傻子交朋友吧?向他学习冒傻气吗?当然不可能。佛教徒的朋友、善知识要具备以下这几点:
“佛经中说的善知识应该有三点:第一个是教授善知识,应该是我们的老师;第二个是同行善知识,应该是同学、同修。”
大家在一起,同学也可以称为善知识。当然,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彼此之间的舒服,说对方是善知识,我觉得这不一定。善知识应该有内容,只有使我们身心解脱受益,才可以称为善知识。
“第三个是外护善知识,指从正面协助我们修学真正佛法的人,即是‘善护助’。”
大护法也可以是善知识,为什么这么讲呢?因为能够使我们修学佛法的过程中,给我们的需要提供一些外护,比如饮食、衣服、床坐、医药等所需的生活必须品,从而帮助我们修行,能够助成我们的解脱,所以这也应该是善知识。
这是第十二无妄念,下边让我们走进第十三禅定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