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佛教对命运的看法第三十八讲

    我们看谁都会欢喜,别人看我们也不会烦恼,道理就是这么简单。当然,这个过程中,我们只是慈悲和智慧的训练,并不是愚痴和麻木的借口。如果我们傻乎乎的,或者麻木不仁,那么就是没有任何原则,没有任何辨别事物的能力,没有人性的基本善良。佛教徒的底线应该是:不做傻子,不做疯子,不做骗子;要做一个外在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的好人,同时又是内在解脱烦恼和生死的自在人。       “因果报应,丝毫不差。”       这是佛教一再强调的学佛下手处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人们不相信轮回,不相信因果,不相信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结果,这是一个末法的征兆。自己的善恶行为不仅仅给自己造成结果,而且还会给别人造成善恶的影响;尤其是有信仰的人,尤其是社会上有影响的人。他们的一言一行根本需要考虑要对自己负责,同时也需要考虑对别人负责。如果只是自私,信口开河,“想什么,就说什么的任性;想怎么干,就怎么干的胡来”,那么必然是自害害人的恶性循环。       虽然人性有自私的惯性,但是只考虑自己行吗?不但不是合格的佛教徒,也不是合格的公民、市民。佛教徒为别人考虑的同时,正是成就了自己。如果一定为自己考虑,需要检点自己的行为。如果一定为别人考虑,需要学会谦卑和忍让。至少我们需要考虑,别人看我们不顺眼的时候,不要去招惹人家。       比如说我们在这个被人关注的位置上,如果特别张扬地表现,宣传自己多么了不起……无论真假:对于自己,还是别人,抑或是信仰,都是有害无益……虽然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担当,但是做人要收敛,从而避险避祸。我们应该知道:社会的规律,往往是羡慕嫉妒恨,往往是枪打出头鸟,往往是山中之木以不材而长寿,只是不下蛋的母鸡又被淘汰了……可见,虽然事情不能不做,责任不能不负,但是我们的个性,不可以过度张扬和膨胀。当我们的个性过度张扬和膨胀的时候,不但说明我们没有考虑别人,同时也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。如此,我们的身份应该是还俗了,还没有真正出家。
  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