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二十四讲

哪里会有整天地花前月下呢?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浪漫呢?怎么可能会有天长地久呢?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。既然没有这样的事情,那么佛教徒需要具备理性。如果理性多了,那么感性就不会偏。如果我们的感性多了,就会缺少理性,最终没有了人生的方向。

这个世界上,无论哪一个国家、哪一个种族,家庭都是家人们的共同目标。无论怎么样的忙碌,到了晚上,我们都是要回家的。

因为人生在漂泊流浪的时候,会一直思念家乡或者是自己的家庭,所以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吗?中国人对可家庭就是一种信仰。比如到了春节的时候,无论千里万里的游子,大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中去团聚,这是不是信仰呢?当然是。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强烈,所以中国人相对很少离婚。只是近些年来,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伦理道德面临着冲击和挑战,面临着淡化和异化。佛教徒需要思考和面对:我们自己怎么办?佛教徒如何面对?这其实是很重要的学佛所缘境。如果不面对这个问题,那么信仰就会迷失和茫然,就会无的放矢,信仰就会苍白无力。面对这样的因缘,大家需要定位和努力。

即使中国人去做远方的游子,也会想着时刻想着回家去。现实中的兄弟们却往往吵着要求分家。

俗话说:“树大了分枝”,为什么分枝?其实就是要分家。虽然根是一个,但是会寻求个人的努力和发展。有没有好处呢?当然有。因为发挥个人的积极性,在一起就比较容易混日子。我们知道,为自己干事和为一个集体干事,激情、效率往往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因为人性考虑的往往是自己,所以这我们需要面对和接受,包括解脱这样的大事。如果不承认人是自私的,那么这个信仰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