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,它时时让我们感觉到:如果我们不能够维系僧团的纯洁,那么就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危险。在史书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中有任城王澄的一篇奏章,仅从中节录数语如下:
“昔如来阐教,多依山林,今此僧徒,恋着城邑。岂湫隘是经行所宜,浮喧必栖禅之宅,当由利引其心,莫能自止。处者既失其真,造者或损其福,乃释氏之糟糠,法中之社鼠,内戒所不容,王典所应弃矣。非但京邑如此,天下州、镇僧寺亦然。侵夺细民,广占田宅,有伤慈矜,用长嗟苦。且人心不同,善恶亦异。或有栖心真趣,道业清远者;或外假法服,内怀悖德者。如此之徒,宜辨泾渭。若雷同一贯,何以劝善。然睹法赞善,凡人所知;矫俗避嫌,物情同趣。”
在历史的流传中,我们可以摘录这么一段文字,供大家去看出家人应该怎样,人们当时是怎么样看出家人的,这个我觉得非常关键。现在让我们回到史书中去观察。
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呢?
所谓“昔如来阐教,多依山林”,过去佛陀说法,尤其是佛陀修行的时候,他是依靠山中或者林中修行,不是跑到闹市去修行。佛陀六年苦行之后证悟了,然后他才走入了城市,才有资本教化众生。
大家需要清楚,一个出家人最初为什么要“五年学戒”呢?就是用五年的时间来学习戒律,从而有了一个自身的规范,戒定慧循序渐进,才有资粮弘扬佛法。否则,如果最基本的规范都不知道、不遵守,那么又怎么会对佛法负责呢?应该说,是不大可能的事情。
所谓“今此僧徒,恋着城邑”,现在的出家人不一样了,他们往往贪恋城市。为什么贪恋城市?应该不是为了弘法,而是为了生活得舒服一点,为了日子过得更好一些,这应该有这样的情况啊!当然,这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记载。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这样的情况,更何况是今天呢?所以说,回顾历史的时候,让我们更加理智。
所谓“岂湫隘是经行所宜,浮喧必栖禅之宅,当由利引其心,莫能自止”,意思是:怎么能够说街巷是经行的所在呢?又怎么能够说喧喧嚷嚷的闹市一定是修禅的地方呢?这应该是:不一定!因为佛法不是定法。在这里强调的就是:不应该是这样的认识。为什么呢?如果是随缘,“如来阐教,多依山林”;而你现在却攀缘跑到闹市里来了,那么又怎么可以吗?
就像今天我们看到什么禅师都下山了……请问这正常吗?我们说不正常,但如果你一定要说正常,那么我们也毫无办法。我们今天面对的现状是不一样的,末法的征兆来源于此。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,我们才会由此清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