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慈云忏主《净土文》释义第二百一十六讲

这应该是社会现实中的一面:缺少秩序,难守规矩,做什么缺少有板有眼,容易成为乌合之众。如果能够助念至恰到好处,又有符合无常、无我、解脱内容的开示,那么往生是没有问题的。如果助念得不好,那么不但不能往生,反而影响而成为障碍……我说这些应该是意有所指,并不是危言耸听。正所谓因缘,多了一个不一样,少了一个也不同。举一个例子,说丹顶鹤那个腿很长,我们给它断一节试试?它当然很痛苦啊!野鸭子的腿很短,我们给它接一段看看?它也很忧愁啊!可以想一想,只有恰到好处的随缘,才是最好的学佛。很多人很难把握恰到好处,往往不是帮忙,而是添乱,这是需要佛教徒思考的内容。

如果能够做到恰到好处的助念,加之自己有信心,就可以使当事人达到十念的目标,同时劝他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如果有人不发愿,并不愿意去极乐世界,那么还要劝人家,最后把人家劝急了,也是事与愿违。至少有我们的方法问题。如果人家说:我就是不愿意去极乐世界那么你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叨咕,你烦不烦呢?啊,我不愿意去,你撵我去干吗?最后把人弄急了,全家人都跟着急了……佛教徒所做的佛事需要因缘。如果没有缘分,那么等于一厢情愿、费力不讨好,甚至导致对佛教的负面看法和作用。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:佛法广大,不度无缘之人;天雨虽宽,难润无根之草。如果人家就是不愿意,那么我们又何必呢?还有一种情况是,我们的方法不一定合适。虽然我们是好心,但是人家就是信不过我们,就是不喜欢我们。这是需要我们把握的:要么方法不对,要么遇人不淑。毕竟佛法需要对症下药、对机说法。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