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到一位老法师,高高兴兴的样子,告诉我:“我不治病了,我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。”在那一刹那,我真的被感动了落泪。因为相比娑婆世界的很多、很多人而言,他们是并不愿意去的:“实在不行了再说吧,能赖就赖在这里吧。”只能是“实在不行了再去吧”。只是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,我们能不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?因为实在不一定的,所以高高兴兴、欢欢喜喜地去,绝对不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。现在对于我们一些佛教徒而言,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,因为没有别的办法了,所以只好说:“那就去极乐世界吧。”问题是,这个没有准备的时候,应该很难去得成。如果不高兴、不欢喜,那么又怎么可能呢?
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:我要去,我愿意去。
现在确实有人,自己并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大家坚持敲着二罄和木鱼,想要把人家送走,不管人家强调:“我不愿意去。”这当然是胡闹的行为。因为唤醒别人的人应该是一个清醒的人,而且还要有愿意被唤醒人的配合,这是符合佛教的缘起法,所以是两厢情愿才好。如果不会送,或者不愿意去,那么我们能送人往生吗?我们不会反对别人的助念,只是助念是替念吗?如不愿意去,那么我们不但送不走,而且还会引起别人的误会。佛教徒需要考虑法律、公德带给我们心里的约束,不能任性而为。否则不但没有效果,而且还会遭到社会人的质疑和诟病。
“至心”也可以解释为《阿弥陀经》中的 “一心不乱”,《观无量寿经》中的“一心系念”,《无量寿经》中的“一向专念”。
“一心不乱”和“一心系念”,应该是一个意思。
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中又说:“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,即便往生。何等为三?一者至诚心,二者深心,三者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,必生彼国。”此处的“至心”,也可以摄受这三种心。
这三种心是什么意思呢?
所谓至心:就是一心一意、专心致志。
所谓诚心:就是至诚心,念佛必须要至诚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