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慈云忏主《净土文》释义第二十九讲

    我甚至认同,佛教徒的三皈、五戒、菩萨戒,同样是一种大慈大悲。因为这是基本做人的规则建立和遵守,所以成就解脱烦恼和六道轮回的束缚和困扰。佛教徒千万不要把佛教的戒律,当作是约束和痛苦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么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和生死就没有办法改变,我们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往生、解脱、成佛。

    阿弥陀佛的清净、慈悲、智慧,应该是光明。这种光明毫无疑问是空性的佛性平等。希望佛教徒能够在感悟、相应中,打破烦恼和生死的困扰。如此清净、慈悲、智慧的光明,能够打破我们身口意的局限,进而改变我执,利益众生,这应该就是佛教徒的真实修行。

    “而且阿弥陀佛还用慈悲誓愿的力量,摄受有缘的众生。”

    因为阿弥陀佛因地四十八大愿的成就,每一愿都是接引娑婆世界有缘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所以信愿行具足的人必然是往生有份。如果有人强调:“我信佛。”那么请问:“既然你信佛,难道不相信阿弥陀佛‘若不生者不取正觉’的愿力吗?”我们真的相应默契吗?那么为什么临命终时还会手忙脚乱呢?那么为什么还不能一心一意地念佛呢?那么为什么还不能老老实实地念佛呢?难道不是言行有背吗?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?这实在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。我们思来想去,自己也会觉得惭愧,实在不好意思: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佛陀,对不起信众对于我们的期望。毕竟佛教徒总是希望出家师父做得更好一些,可是我们依教奉行了吗?如果没有,或者误解、误导,那么不仅仅是误人,而且误己。最终的结果难免不是所说的:“生不知道奉养父母,死不能安慰己灵。”实在是悲哀啊!如果不能讲好佛教的故事,做好自己的本份事,那么无疑就是属于不务正业,我们最终会心安理得吗?这应该是良心、压力、责任。因为经常会面对这样的良心、压力、责任,所以促使我们反思和反省:我们是否把佛法讲准确了呢?我们是不是因为带着个人的恩怨情绪宣讲信仰的佛法呢?我们是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,企图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呢?我们不应该让别人因为自己而对佛教的信仰失望。如果这不仅仅是法师个人的责任,还是我们所有佛教徒共同的责任和义务,那么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吗?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