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从《心经》、《普门品》到《大悲咒》感悟人生 第二十三讲

当然,我们过分地爱护自己的身体,即使活一百岁也是要结束的。如果人生目标就是为了活一百岁,那么总是有告别的时候,况且依据“物质不灭定律”、“能量守恒定律”,不过是死去活来、换个频道而已。整个过程,并没有主宰、实在、稳定性,都是自作自受而已。佛教徒只有通过利益众生,才能拥有自己的福慧,解脱生死循环。可见,生命需要利他,慧命得以成就。
“无论是受报也好,或是还债也好,都应该欢喜地面对、接受、处理、放下,如此即能把生死看透,于是随着因缘变化而坦然自在。”
所谓因缘变化:小时有小时的纯真,少年时有少年时的活泼,青年时有青年的朝气,壮年时有壮年的担当,老年时有老年的乐趣。我们需要承认,人生没有哪一个阶段是不对的。只有这样认识的话,那么就是最好的随缘。正常的人生,怎么可能没有生老病死呢?比如,我们可以拒绝老年吗?我们只能面对它。如此,在面对、担当的过程之中,在随缘的过程中,就会解脱烦恼,往生净土,究竟成佛。如果没有面对、担当、负责,那么我们怎么可能修福修慧呢?
很多人的想法是:“我就是一直不想做人……”如果老虎只做老虎、狮子只做狮子、狼只做狼,那么人为什么不老实做人呢?因为心猿意马,所以佛教徒容易琢磨狐黄大仙有能力、妖魔鬼怪有本事……与其琢磨这些,何如皈依三宝、老老实实地做人呢?因为只有拥有人身,才有资格学佛。如果没有了人身,那么连学佛的可能性都没有了。“佛”之一字,左边是一个人,右边是一个弗。只有是人,才可以学佛;只有不是人的思维和行为,才可以成佛。这个佛不但可以这样去理解,而且还可以脚踏实地去实践。
“3、如果五蕴皆空,那么奉献利他就是服务人生、奉献人生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