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正见与修行第六十二讲

    如果每一件小事、每一个事情的细节,我们都能做好,那么无论是在社会上追求成功,还是信仰中的修行,我们都能够有很好的收效。我们就是要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,比如,维护社会公德、不大声喧哗、不随地吐痰、在公共场所排队……这样看起来的小事,其实就是大事,我们完全都可以自觉的遵守,也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。我们这种身份的人,穿着这样的服装,如果在行为做得让别人失望了,那么人们就会对我们的信仰失望。这应该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依据。当然,在家的信徒也会穿着海青,如果他们做得不好,人们也会有理由失望。       针对毁犯,需要遵守规则。当然,这个规则,首先一定就是三皈依等佛教的基本戒律,还会有法律、道德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有信仰,就任性或者麻木:没有法外之教,没有法外之人。可见,爱国就是守法,爱教就是守戒。我们会因此而有尊严和清净。       (3)忍辱       佛教所说的忍辱是忍辱波罗蜜,对此,很多人有误会,认为忍辱就是憋在心里,其实加上波罗密的大智慧,就不再是这样的局限和困扰。因为波罗密,我们要去消化、转化,结果会觉得别人幻化不实,是佛法的生动实践,从而生起慈悲和智慧,不再去计较和嗔恨。这就是慈悲和智慧,更有说服的力量。否则,如果嗔恨别人,伤害的还是自己。       所谓忍无可忍,就是我们所忍的内容,是没有一个实在的可忍的内容。这就是智慧。的的确确,我们自己、所忍的那个对象,还有忍的内容,都是不实在的、没有主宰性的,那么我们会突然间发现,这应该是锻炼和考验,分明是在成就我们的慈悲和智慧。      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,波罗蜜就是去转化。如果我们没有智慧,单纯地忍着,那么一定是痛苦的。如果我们有智慧去调整和改变,那么一定是自在的,也应该是无比感恩的训练。当然,忍辱不应该异化或者没有良知的借口:伤害个人应该忍辱,涉及公义需要担当。   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