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经文详解(6)
隋朝之时,隋炀帝崇信佛教,为了统一佛寺的名称,敕令一切寺院改称为道场;而且,还把建在皇宫的佛龛,以及其它佛事活动场所叫做内道场(皇宫大内的道场)。这一时期的道场就变成了寺院的别称。比如《佛祖统纪》中说:“(隋大业)九年,诏改天下寺曰道场。”(这就是依据)。佛寺改名之后,道场便成为佛寺的另一个称号,此后一直流传到今天。就是,隋炀帝的时候,把天下所有的寺院都叫做道场。如果我们想要去寻找一下它的根源何在的话,那就是从此而来!
禅门临济宗,则专指供云水僧修行的场所称为道场!过去寺院都叫云水堂。什么叫云水堂?外来僧众参学挂单的地方叫云水堂,也称为道场。他们来云水堂干什么呢?来求法、问道,所以叫道场!于是,云水堂叫道场。
道场在转变的过程中,其功能也有所变化,最初专指修道的场所,演变为无论有无殿宇堂舍,凡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均称为道场!
但是,我已经讲过了,被称为道场的寺院,应该是合法的寺院!僧人应该是合格的僧人!他们要做的事,应该是修行和弘法!为什么呢?因为出家人有责任和使命!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呢?那就是:不忍圣教衰!不忍众生苦!这两个使命是真和尚无法回避的!不要说,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!即使做好也没有什么骄傲的;做不好倒是应该深感羞愧,值得反思反省!当真和尚不真的时候,假和尚还假的了吗?
在《法华经·如来神力品》中说:“所在国土……若有受持、读诵、解说、书写、如说修行,若经卷所住之处,若于园中、若于林中、若于树下、若于僧坊、若白衣舍、若在殿堂、若山谷旷野,是中皆应起塔供养。所以者何?当知是处即是道场,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得三藐三菩提。”本段经文强调恭敬供养《法华经》的重要,认为凡是《法华经》所在的地方,即为有佛的法身存在,所以应该去建塔,造寺院;只是现实中,信仰需要在法律的范围之内,不可以因为信仰而任性!所以,建立道场,需要守法守戒!也就是入情入理!如果因缘不具备,不能建立塔寺,何妨到合法寺院活动?更何况: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;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可见,心是道场!通过外在,改变的还是内在!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隋朝之时,隋炀帝崇信佛教,为了统一佛寺的名称,敕令一切寺院改称为道场;而且,还把建在皇宫的佛龛,以及其它佛事活动场所叫做内道场(皇宫大内的道场)。这一时期的道场就变成了寺院的别称。比如《佛祖统纪》中说:“(隋大业)九年,诏改天下寺曰道场。”(这就是依据)。佛寺改名之后,道场便成为佛寺的另一个称号,此后一直流传到今天。就是,隋炀帝的时候,把天下所有的寺院都叫做道场。如果我们想要去寻找一下它的根源何在的话,那就是从此而来!
禅门临济宗,则专指供云水僧修行的场所称为道场!过去寺院都叫云水堂。什么叫云水堂?外来僧众参学挂单的地方叫云水堂,也称为道场。他们来云水堂干什么呢?来求法、问道,所以叫道场!于是,云水堂叫道场。
道场在转变的过程中,其功能也有所变化,最初专指修道的场所,演变为无论有无殿宇堂舍,凡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均称为道场!
但是,我已经讲过了,被称为道场的寺院,应该是合法的寺院!僧人应该是合格的僧人!他们要做的事,应该是修行和弘法!为什么呢?因为出家人有责任和使命!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呢?那就是:不忍圣教衰!不忍众生苦!这两个使命是真和尚无法回避的!不要说,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!即使做好也没有什么骄傲的;做不好倒是应该深感羞愧,值得反思反省!当真和尚不真的时候,假和尚还假的了吗?
在《法华经·如来神力品》中说:“所在国土……若有受持、读诵、解说、书写、如说修行,若经卷所住之处,若于园中、若于林中、若于树下、若于僧坊、若白衣舍、若在殿堂、若山谷旷野,是中皆应起塔供养。所以者何?当知是处即是道场,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得三藐三菩提。”本段经文强调恭敬供养《法华经》的重要,认为凡是《法华经》所在的地方,即为有佛的法身存在,所以应该去建塔,造寺院;只是现实中,信仰需要在法律的范围之内,不可以因为信仰而任性!所以,建立道场,需要守法守戒!也就是入情入理!如果因缘不具备,不能建立塔寺,何妨到合法寺院活动?更何况: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;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可见,心是道场!通过外在,改变的还是内在!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