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徒到寺院里来,要么拜佛,要么护持这个道场,要么好好地念佛,内容都是与信仰有关系,而不应该有任何与信仰无关的内容。如果有了任何其他与信仰无关的内容,那么不但误己而且误人,乃至于害人害己。这不应该是危言耸听。虽然一个人可以混或者坏,但是不应该影响和误导别人混或者坏。如果自利利他是佛菩萨解脱的不二法门,那么自误误他、自害害他,也必然是堕落的不二法门。我们应该清醒:好人好自己,坏人坏自己;别人正在看着我们的言行。做好了未必感动,做坏了后患无穷。
出家人把头发剃光了,穿上袈裟。虽然示现三宝中的僧宝,但是还需上求下化地修行。出家人修行的过程中,难免有不尽人意,比如人性化的内容……我们除了见贤思齐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,还有就是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和苛求。如果你坚持抱怨说:“出家人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”,那么优秀的你为什么不能出家呢?毕竟“佛法赖僧传”。如果过度地苛求和贬低,那么是别有用心呢?还是喧宾夺主呢?如果过度地苛求和贬低,除了否定了僧宝,也同样否定了佛法二宝。毕竟佛教徒的皈依三宝不可以分割。如果信仰变成了二宝,或者僧宝变成了居士宝,那么这个佛教信仰还会纯正吗?即使是恭敬僧宝,也并不是一个人的故事,而是整个僧团的尊严啊!佛教徒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啊!
有人同我讲:“师父都是好师父,怪就怪居士……”在我看来:“居士也是好居士,怪就怪师父没有引导好。如果出家人把三宝的故事讲清楚了:法安法位、因果不昧,那么如何会有否定僧宝、喧宾夺主的故事呢?”佛教徒的信仰,应该是解脱烦恼和生死的困扰。如果乐衷于制造、相信、传播是非,那么已经是与自己信仰的根本相违背,又怎么可能是纯正的佛教徒呢?现实的独生子女家庭,能够发心出家的越来越少,况且十个指头又总是难免参差不齐……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完美,更不会遮羞和护短,只是信仰需要反思、反省、改变的是自己,而不是决定或者改变别人。我们只能引导和影响有缘人,而不能指责和苛求局外人。如果我们都是从人开始学佛,那么需要学习慈悲和智慧的内容,我们需要脚踏实地,而不是好高骛远。只有人性升华了佛性,才是学佛的相应默契。
曾经的四十八愿殿的轮班念佛,发生了很多与信仰相违的故事。我们一再地要求和强调,除了了生脱死,其它都是不务正业……“如果再有其它的故事,那么大家就不要念佛了。如果集体无意识,而没有了规则感,不能驱逐别有用心的人,那么念佛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?如果能够坚守规矩,致使物以类聚、人以群分,那么不会有人浑水摸鱼。如果有人妨碍了寺院里的正常规则,除了教育、默摈,那么只能是驱逐。”
一个环境的改变,不是大家的希望和口号,需要的是:大家的共识和行动。关键的时候,有人会站出来维护更多人的利益和规则:生气不如争气,危机正是转机。如果沧海横流,方见英雄本色,那么大雄大力大慈悲,何尝不是担当和负责呢?当然: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,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