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二百八十四讲

    “这就是最广大的供养。”

    面对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,大家想一想:“于一毛端,现宝王刹;坐微尘里,转大法轮。”我们虽然会不易理解,但是却从不奇怪。因为心量改变了,所以世界会随之而改变。修行就是改变我们自己心的执着,既然我们学习普贤菩萨,那么我们又是谁呢?我们当然可以是普贤菩萨。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效法、担当?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相应默契?如果我们在向普贤菩萨学习,那么最终就是普贤菩萨。如此,我们还有必要担心自己不能解脱和成佛吗?

    “心大则没有疲厌。”

    因为学习广大的普贤供养,我们的心量也会随之而改变,所以不会感觉到:“我疲倦了,我厌恶了,我够了,我不愿意负责了……”从此,不再有这样消极的心态和行为。

    “只有这样的广修供养,才能够‘尽未来劫无疲厌’。”

    因为哪怕到未来无数劫的时间,我也不会疲倦,也不厌恶,所以坚持践行在利他中完成自利,一心一意地去恭敬好人,去恭敬坏人。因为好坏自性本空,所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修心。如果好坏都是不变的,那么让我们表面去恭敬一个坏人,就等于我们没有了做人的标准和底线。因为佛法是历事炼心的心法,所以是面对现实的见贤思齐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如此学习普贤菩萨,我们的阿赖耶识的种子,还有我们生命的质量,就会转识成智地彻底改变。如果佛教徒如此依教奉行,那么就是最好的供养。况且我们能够坚持尽未来劫不会疲倦、厌恶。因为这样的心大,所以修行要持之以恒,不是一朝一夕,三分钟热血的冲动和浅尝辄止。

    “心大,已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的界限。”

    是的,只有我们的心量大了,那么时间和空间的观念、界限的执着,可以被我们打破了。如果这个时空的观念、界限障碍被我们打破了,那么佛教徒就可以进入解脱烦恼和生死的大自在了。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