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二百五十七讲

    别人真正问佛法的时候,虽然应该言简意赅地回复,但是不可以故弄玄虚。就像昨天有人问我:“哎呀!每当开光的时候,我总会看到放光,被乌云遮住的太阳就出来了……”我说:“因为平时不观察,所以现在看起来很正常嘛。”因为我们调整了心态,所以不再觉得激动,不会头脑发热、发烧,从而污染、影响正常的佛教。只有我们觉得正常的时候,才是佛法的践行戒定慧。

    记得八九年暑假其间,在一座寺院的晚上,亲眼看见过一尊佛像放光,将近有半个小时的样子,当时特别冷静。只是在讲述的时候,别人不冷静了,竟然好几宿没睡着觉,最后那个人把自己弄得精神也不好了。我觉得,还是应该恢复正常吧!如果我们用观无常、观无我来观照的话,一切都不过是路过的风景,那么终究会有不以为意的定力和智慧,一切都会觉得再正常不过。否则,我们的信仰必然是迷失或者歧途,尽管有比较热闹和风光,那又怎么样?

    “佛教的助人为乐,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而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修到忘我、无我。”

    佛教为什么提倡利益众生?就是通过帮助别人,让自己的我执:一点点地改变,一点点地淡化,及至忘我、无我。只有忘我、无我,我们才能无私;只有无私,我们才能无畏,也就是无所畏惧于烦恼和生死。我们为什么会患得患失呢?因为耳朵敏感,因为眼睛敏感,因为六根、六尘、六识的缘起,所以执着为实的纠结。于是心不在焉、神不守舍,不能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。由此颠倒,必然烦恼和生死不已。我们所有的执着和畏惧,原来没有什么实事。因为发生的已经过去,因为未来的还在未来,因为当下的何曾停滞不前?所以我已无我了,不负佛法:顺境感恩、逆境锻炼。我们还会因此沾沾自喜、怨天尤人吗?我们还会强调谁对不起我们了吗?一切都是烟云,一切都是命运,一切都已经无所谓了……我们放不下执着,就是伤害自己。因为训练忘我、无我,所以会积极地、欢喜地帮助别人。如果相应默契了忘我、无我,那么不正是利益自己吗?只有自己坚强了,只有自己勇敢了,只有自己无所畏惧了,那么也就是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了,这就是帮助别人的结果了。我们帮助了别人,自己的心里坦然、自在、快乐。至少应该有这样的感悟。由此可见,如果帮助了别人,真的就是利益着自己。


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