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一百五十二讲

    所谓流传三世,佛法的种子我们还是有痕迹、种子跟随我们的,不会简单的听完就听完了。因为是金刚不坏的种子,所以它不会丢失的。就像人的心量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。有佛教大德发愿:“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长流五大洲。”结果需要努力实践与更多人的分享,从而成就自己的福慧。一个自私的人,如果只是考虑自己,那么就没有办法化解烦恼和生死的困扰。       这次我们到了三亚,见到这位大德。曾经听过他的“人间佛教”的开示,印象深刻。由此追本溯源,佛教从来都是需要面对现实的信仰。诚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:“于诸惑业及魔境,世间道中得解脱。犹如莲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”意思应该是:佛教徒的信仰,必须面对现实的迷惑和困扰的境;只有这样的面对、接受、处理、放下,才能历事炼心、转识成智地解脱自在;就如同莲花不住于污泥浊水而升华、转化而成就,也好像太阳和月亮不停留在空中的道理一样。面对现实的担当是修福,成就不住的解脱是修慧:不二法门、缺一不可。由此可见,佛教徒需要通过现实利益众生而成就自己:心量越大,世界越大。所谓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”佛教徒如果不利益众生,就没有办法成就自己。       “每一个接触佛法的人,都有弘扬正法、流通正法的责任。”       我们只有担当了这份责任,才能“灯灯无尽、冥者皆明。”如果我们只是觉得:这不关我的事,那么请问,佛法又是谁的事情呢?如果“生为佛子,当做佛事”,那么我们想逃避行吗?我们把经念歪了、讲邪了行吗?我们利用佛法忽悠人行吗?只要负责任,就会有是非,尤其是佛教的末法时代,更需要“皈依三宝,依教奉行。”我们应该讲好佛教的故事,只是越想讲好的时候,难免会伤害邪见邪行的利益和势力,于是遭致污陷和诽谤,所谓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”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唤醒别人,那么我们不但不能利人,同时也不能利己。如此信仰的菩提心何在?信仰的生命和慧命何在?此时的我们还要说自己信仰佛教,那么是不是在打妄语呢?如果我们每每持诵曾经受持的:“皈依三宝”“四弘誓愿”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等等,那么请问:我们有言行一致的内容吗?佛教徒需要有良心和担当,佛教徒不仅仅是好人,而且还要是智人。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