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我们没有给予的所缘境,那么请问,我们的我执如何转化呢?我们需要通过给出去而积累自己的福慧。当然,这是佛教的辩证法,绝对不应该是个人的观点。有人说:“舍得舍得,舍才能得。”这句话当然有道理。舍和得是同时的,舍出去的同时就是得到。种种快乐、自在、成佛的功德就是由此而来。如果我们不舍出去我们自己的我执,那么我们只是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,我们又怎么可能给予呢?当然给予不了。如果需要我们帮助别人推一推车子,我们都会觉得:“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?不如躺一会儿舒服啊!”如此,我们只能活在自己自私的世界里,无论是我们的视野还是世界,只能就在贪嗔痴的轮回圈子里转悠了。 佛教徒必须清楚,要善于给出去就应该是:给出去的时候还要不计较、不求回报。要不然,我们如果给第一次,给第二次,看对方麻木不仁,没有互动,不感谢、赞叹我们,那么我们当然就不再平衡了,这个功德必然是做得很累。我们会质疑:“他也不赞叹我。”我们的善行,只是自己信仰的需要,绝对不是为了赞叹去助人为乐的。当然,如果别人赞叹我们,会使彼此功德增上、圆满。因为有更多的人随喜,所以是功德无量的辗转增上,如灯相续不绝。 “我们必须清楚功德,功就是依教奉行的功夫。” 佛教徒需要下功夫,不应该:没吃三天素,就想上西方。只有时间久了,才有真正的功夫。我们不能心血来潮,三分钟热血,突然间说:“我要做功德,我要去烧香,我要去拜佛,我要修行……”我们拜完佛之后,马上又什么都不做了,当然不是功夫。 “修行不能间断,不能头脑发热发烧,不仅要不间断,而且还要不挂碍,这个是真正的功夫。” 我们不能总是琢磨:“你看,我已经拜了那么多佛了,这佛怎么就不看我一眼呢?”其实说白了,佛陀应该是一直在看着我们,只是我们业障眼,看不到佛陀罢了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我们有贪嗔痴的困扰和障碍,所以我们要求佛陀来看我们,这种想法本身就是贪心,佛教徒需要去改变这种贪心,努力随缘自在、历事炼心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