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八十九讲

    “所以,我们需要普同供养,普遍地供养一切如来。”       我们度众生的时候怎么办呢?既然法界众生都存在,那么怎么可能丢掉一个人呢?有人一定要单独把哪一个众生提出来,应该是一种认识的狭隘,是一种认识的误区。如果我们真正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局限,那么就是心量广大,不再着相。当然,因为我们最初学佛着相的目的应该是不再着相,所以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生起足够的欢喜心,从而契机契理改变自己,完全是可以的。如果我们生起欢喜心之后,不明白空性,那么我们学佛的效果只能是福报而没有智慧。佛教徒需要从不离不即学习佛法,从而历事而炼自己不再执着的心。       “‘我以供养诸如来’,就是我把以上所说的妙华鬘、妓乐、涂香以及伞与盖,供养无边无际的如来。”       如来应该是法性身。因为我供养无边无际的如来法性身,供养过去现在未来、尽虚空遍法界的如来法性身,也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的当下不住,所以就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意义。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发心相应默契吗?面对这样的如来法性身的界定,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,应当与之相应默契。如果相应默契不了,那么我们学习《华严经》的受益应该是很小的,实在是微不足道的。       “所谓‘最胜衣服最胜香’,衣服是表法的。”       衣服是用来干什么的?虽然有人说是遮羞的,也有人说是保暖的;但是最基础、最根本的还是遮羞的,每个人都要穿衣服。如果人类不穿衣服,那么就没有进化和文明,事实上是这样的道理。       “表忍辱波罗蜜。”       我们需要通过穿衣服,完成忍辱的精神。所谓“最胜衣服”,就是最好的衣服,我们把它拿来供养佛陀。如果我们弄一件破衣服,那么怎么表示恭敬和供养呢?当然没有也不是不可以。因为对我们而言,所谓的最好的或者最不好的,完全是根据我们个人因缘所决定的。只是当我们发自己的光时,不能吹灭别人的灯。毕竟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同,所以对症下药、对机说法的所缘境是可以不同的。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