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虽然强调说自己是用心来供养三宝的,但是如果没有表法的内容,那么我们是在什么上面来完成我们的心呢?可见,说食不饱、画饼难以充饥。佛教徒需要有个所缘境,也就是下手处;比如,一个乞丐,或许一枚铜钱就可以表达他的诚心。如果他用这枚铜钱来供养,那么就应该是他最至诚的心。如果我们的内心执着,那么恐怕供养一万两黄金,也不如这枚铜钱。发心虽然不一样,但是完成这个供养需要一个下手处,需要用一个东西来表达的,这个是相同的。我们现在总是强调空性,却不能回避空不碍有、空有相即。如果一直在看菜单,而没有花钱点菜的行动,那么就没有办法胞腹。因为需要下手处的内容,所以供养的内容不可或缺。 佛教徒需要去践行,就是要去把学佛落到现实中。我们的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,接下来就是广修供养了。诸佛功德无量无边,如来无量无边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诸佛都能够在利他中完成自利,回归佛性——空性:“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”;所以我们能够相应默契到这一点:只有去虔诚供养,才是佛教徒真正践行“广修供养”的下手处。当然这是不易的事情,可以随缘循序渐进。毕竟很多人不会供养,也不愿意供养。 记得在印度佛教的历史上有一位叫阿育王的。大家很难想像,阿育王当年得到王位的因缘、种子是什么?佛陀在世的时候,阿育王的前世是一个小孩子时,遇到佛陀走过来,于是拿来一捧沙土放在佛陀的钵里供养佛陀,最终获得主宰全印度的国王。阿育王是护持佛法的一位护法大居士,是一代国王,其原因就是那份虔诚供养的心。想想看,我们又做了什么呢?我们虽然自以为做了很多,但是我们的那份供养是不是在要求回报呢?如果要求回报,那么应该是狭隘、有漏的布施。如果不求回报,那么就是功德无量无边的三轮体空圆满布施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