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普贤行愿品》 偈颂简释第五百一十六讲

就像我曾经的一次,在一个地方,我觉得非常的震撼。有熟人领来一位像横路敬二似的人,让我接受他出家。我告诉熟人:“对不起,我们不要。”“你们不是慈悲吗?”语气咄咄逼人。我说:“是的,虽然我们慈悲,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任何标准的慈悲啊!如果你希望师父们能够承当起出家人的责任——弘法利生,如果你希望出家人正常、可爱,那么请你尊重我们的标准。如果你们自己都不想接受的人,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塞给我们呢?请不要绑架我们的信仰”。虽然我们需要保证基本素质,也并不是苛求于人,但是基本上总得差不多啊!如果原材料基本的形象和智商都不能保证的话,那么怎么能够期望和保证产品会合格呢?难道这不是一个问题吗?

希望现实生活中,佛教徒具备足够的定慧,然后再去奢谈方便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在方便的历事炼心中,增长我们的定慧。

是的,如果我们不面对现实,那么不可能锻炼自己的承受、转化能力。如果我们面对现实,那么可以由此而得到身心的锻炼。只是,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承受和转换能力时,那么只能循规蹈矩比较安全和稳妥。否则,如果没有抵抗力,还要面对这个五花八门的社会现实,接受各种眼花缭乱的诱惑,那么怎么可能不随境所转、随波逐流呢?

可见,这是定慧与方便相互成就和增上:既锻炼了我们的定力,也规范了我们自己的行为;既规范了我们的言行,又清净了我们自己的心。当然,我们在规范过程中,也不会感觉到自己被压抑和束缚……此时此刻,就是解脱的智慧和方便的慈悲,就是学佛的证明。

所谓“普能积集菩提力”:其中“普”是普遍的意思。

这是第八个能力。所谓普遍:因为没有不包含在其中的,所以是普遍。如果太阳普照大地,没有不遍照的,就是普遍。

就是随时随地,都能修行积累无上菩提的能力。

佛教徒可以随时随地都是在修行,随时随地的修行都是在积累。积累什么呢?应该是无上菩提的能力。什么是菩提?应该是觉悟醒来的慈悲和智慧。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