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八百七十九讲

《心经》明确告诉我们,要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可是,我们照了吗?我们度了吗?如果没有照,那么当然没有度。即使嘴上说度了,也是根本没有度。佛教有太多的权威性的经典,包括大乘经典、小乘经典。这些经典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,很多人不看,觉得没有意思,而找一些莫名其妙的、不是佛说的东西来看,或者单纯地依人不依法。请问,我们是佛教徒吗?如果是佛教徒,那么佛教徒需要依教奉行。如果这些经典已经有足够的权威性,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珍惜、尊重、依靠?是的,我们觉得枯燥、乏味,一定要弄一个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,然后宣传:“我这个是什么什么法……”告诉你,哗众取宠、诈现奇特,肯定不是正常的佛法。
“五阴也是从妄想那里来的。这是依真起妄。”
如果五阴是缘起性空的话,那么这不是想出来的这么一个结果吗?就像我们讲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阴,是我们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假合。你讲什么是爱情?从古至今,一直被歌颂,一直被文学作品诗歌所推崇,人类的繁衍延续就是这样的规律。可是为什么呢?妄想。如果没有妄想,人类没有办法繁衍。我们有妄想需要怎么样呢?身心在其中,不要执着妄想。有因缘要珍惜,没有因缘不要纠结,这是学佛和解脱。
 “所以说,根元其实就是五阴。”
因为《心经》告诉我们:“照见五蕴皆空。”大家不觉得契理契机吗?所以我们一直提倡大家念好、学好、用好《心经》,学好《心经》。如果最直接、透彻、解决烦恼的《心经》都不珍惜,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是依教奉行的佛教徒呢?请问,我们究竟要干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