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八百四十六讲
当然,必要的生活、努力还是需要的,佛教徒不能同现实对立,否则怎么能够历事炼心呢?这应该是修行人的所缘境、下手处:既要面对、接受、担当、负责,也要心里不执着。“所谓‘妙明真精’,意思就是:这种由本觉发明的妙明精真是什么样子的呢?”这个本觉发明出来的妙明精真,就像我们现在说佛是无所得、不执着的,这个道理大家都会照葫芦画瓢、照猫画虎。虽然都会鹦鹉学舌,但是并不明白。如果告诉别人佛是不执着的,那么这就是妙明精真。佛是不执着的,对不对?虽然是对的,但是有没有内容?往往没有。如果这个不执着是由最初那个“不执着”完成的,现在又执着一个不执着,那么这个不执着又是妄想执着。 “所谓‘妄以发生’,意思就是:由这个时候就是依真起妄了。”我们本来要学佛,虽然学佛是不执着,但是我们现在学佛之后更加执着了,这就是依真起妄,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学佛。没有学佛之前很精明,账算得很清楚,做买卖不会吃亏;一旦学佛了之后,问题、故事一大堆,既怕别人打灾儿,又怕人家念倒霉咒;既怕得罪山神、土地,又怕得罪佛、菩萨,最后弄出来一大堆问题,越活越笨,越活越苦。这是学佛吗?这当然不是学佛。学佛应该极其简单,别人说什么无所谓:说我们要死,无所谓;说我们要活一千岁,还是无所谓。现在有人上我这里来讨封:“你说我能活一百岁吧?”我说:“不知道。”“你说,你说啊!”“对不起,你能不能活一百岁,那得靠因缘。不能因为我今天封你活一千岁,你就能活一千岁,没有这样的事,千万不要上当受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