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第八百零四讲

虽然一个人会兴旺、得势、张扬、张狂,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乐观。虽然佛教的修行是出世的,但是需要入世历事炼心、修福修慧的解脱生死、往生净土、成就菩提。如果过度热衷于尘世的故事,那么是令人怀疑的。佛教徒还是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比较合适。我们不必看人是什么方丈、会长的头街,而应该看说行是否一致,有没有去负责任?这应该是重要的。


“所谓‘声闻缘觉,不成增进’,意思就是:如果是定性声闻和定性辟支的话,那么就不会回小向大、利他自利了。”


这样的人已经陷入得少为足了:“我就是声闻乘人”,“我就是辟支佛乘人”,也就是修四圣谛、修十二因缘的二乘学人。


“虽然这两种学人会打妄语,但是他们不会堕地狱。”


虽然他们说自己的修行是最圆满的:“我修四圣谛了,是最圆满的。”“我修十二因缘了,是最圆满的”,但是他们不会堕入地狱,这应该是修行过程中法的障碍。


 “因为他们不可能再有进步了,所以是‘不成增进’。” 


声闻、缘觉没有办法再往上增进了,也就是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。


下边的经文:


 【汝等存心,秉如来道,将此法门,于我灭后,传示末世,普令众生,觉了斯义。无令见魔,自作沉孽,保绥哀救,消息邪缘。令其身心,入佛知见,从始成就,不遭歧路。】


给大家分享一下经文的意思:


 “所谓‘汝等存心,秉如来道’,意思就是: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们说:阿难!你们这些与会的大众弟子,包括大菩萨、大阿罗汉、大比丘、大居士等等,要秉承如来所说的道理,你们要依教奉行。”


什么是依教奉行?就是要循规蹈矩、规规矩矩地依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去做、去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