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七百九十二讲

就像有人问:“大家都去求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帮助谁呢?”自己帮助自己。有人不服气:“我也做一回观世音菩萨。”于是坐在菩萨的座位上。一会儿,一个有财富的人来祈愿,烧香磕头顶礼之后,把装着金子、银子的袋子丢落在了拜垫旁边。后来有一个穷人也来祈愿有钱财治病,烧香磕完头之后,一下子看到旁边那个钱袋子,高兴得不得了:“观世音菩萨真是大慈大悲啊!”这个穷人高兴地拿着钱走了,又有一个要出海的人来祈愿。这时,丢了钱袋子的富人回来了,认定自己的钱袋子是被要出海的人藏起来了,而这个要出海的人又赶着要出海,于是他们争吵起来,两个人因为钱袋子打得热火朝天。
这个做观世音菩萨的人待不住了:“不要吵了,你的钱包是让别人拿走了……”于是富人很快拿回了自己的钱袋子,要出海的那个人赶上了出海的船。这个做观世音菩萨的人很高兴,因为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很公正的好事。
直到第二天,虽然这个人又来做观世音菩萨,但是观世音菩萨不再让他继续做了,他大惑不解。观世音菩萨对他说:如果你什么话都不讲,那么富人的钱恰恰救了那个穷人的命,那个要出海的人也会因为不能出海而避免葬身大海,这都是因缘所致。
真正的解脱者是沉默的、随缘的,而不是攀缘的。只是,观世音菩萨又不是不作为的,他告诉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心,而我们恰恰就是改变不了。如果真的能够改变自己的心,那么我们肯定不再心外求法、心浮气躁、随境所转。由此,我们需要反省自己:我们真的同佛法相应默契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