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楞严经·五十种阴魔》简释七百九十一讲

就像我们曾经讲过,有人坚持“真某忍大法”好,这个人找我们辩论。对此,我说:“你给我滚!”他立刻急了,说:“你这个和尚怎么能对我这样呢?”我说:“难道有什么不对吗?你们不是学习的真诚、善良、忍耐吗?”“是啊,我正是学习某某某大法的。”“那么你为什么忍不了呢?你这不是说假话吗?你这不是言行不一致吗?”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:有多少言行一致的成分?我们比较羞愧,很多事情没有做好。如果知道了这个问题,那么应当引以为戒。因为羞愧,所以有希望,就怕我们还觉得自己了不起。就像我们同臭棋篓子下棋赢了,于是觉得“我了不起了。”如果我们输了,那么等于是输大了。如果我们同冠军下棋,即使输了,也是进步了。
“所谓‘圆觉㳷心’,意思就是:他这个圆觉的道理,和常住真心已经将要吻合了。”
比如说,如果不执着这个理,那么同清净的心就拉近了。只要我们不执着,心里就会逐渐净化。因为拉近了距离,所以是相应吻合了。如果是太远了,那么就是背道而弛。
“所谓‘成湛明果’,意思就是:成就了清净光明的果。
“所谓‘违远圆通’,意思就是:虽然是这样,但是与耳根圆通的这个法门,还是不相吻合。”
这不是绝对的不相吻合,还是差那么一点点。
“因为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执着,所以需要继续努力。”

即使有那么一点点的执着,我们也不会解脱。这个解脱的标准当然很高,毕竟是要成佛。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执着,便不能成佛。固然经典说:菩萨可以倒驾慈航、留惑润生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笨,但又分明是大智若愚。什么是大智若愚?好像很笨的样子,其实已经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