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释义第九十九讲

    如果只是强调极端的无神论,其实是不正常的人生,那么为什么还要祭祀我们的先人呢?如果什么都不祭祀,容易把话说绝了,把事情做绝了……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余地可以留给后人呢?我们终究还是保持着祭祀的传统,说明我们坚持的祭祀是有意义的。如果什么意义都没有了,哪怕是拥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,那么也是最贫穷的人了。面对现实,不可以否定精神和信仰的力量。

    所谓“以弱字御侮”,什么是弱呢?就是努力淡化、弱化自己。我个人无所谓,我个人不在乎,我不去纠结,以此抵御别人给予我们的压力和侮辱。我放低身段,不同你计较,必然会使矛盾弱化,不但适于自己生存,更是改造我执的证明。

        希望这段格言,对我们佛教徒的为人处世有所帮助。这个帮助,可以改变执着,化解家庭矛盾,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。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心口不一:佛法教给我们不执着,然后我们就走极端,什么都不负责。而且一旦说我们要负责,又什么都计较,应该都是极端,而不是中道。做人做事只有遵循:法律、道德、三皈依的世俗谛规范,才能成就福慧双修的学佛资粮。这个世俗谛的规范,在《格言别录》里得到了说明和阐扬。佛教徒应当从这里开始,做为自己修行的下手处。学佛应当从一点一滴做起,不要眼高手低、好高鹜远。

    30、【居安虑危,处治思乱。】

    这段格言也有意义,让我们分享。

    所谓“居安虑危”,当我们处在平安的时候,应当考虑危险的降临。如果说生命在呼吸之间,那么我们都是危险的。为什么呢?就像现实人生,我们每天问自己:虽然我们现在活着,但是一口气上不来怎么办?既然生命在呼吸之间,那么一口气上不来,就是告别和再见我们所有拥有的一切……因为没有人能够避免无常,随时都可能会发生,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准备改变生命频道和解脱的准备。

      听说一些外国人,在出行的时候,一定要写个遗嘱。中国人绝对不习惯,说:“这不是要倒霉吗?会有不顺的事情发生……”其实是内心的脆弱,不敢面对现实,掩饰着自己的敏感。外国人一生会写很多的遗嘱,每出门一次写个遗嘱:万一有一天不在了,他的事情都会得到妥善处理。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。因为我们不接受或者不习惯这样,所以需要思考:居安虑危是有道理的人生观。一定要知道:来日并不方长,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,难道没有道理吗?如果我们理性的话,肯定是有道理的。尤其是佛教徒,面对生死,应该是:生也快乐,死也快乐,怎么可能不解脱呢?

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