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弘一大师《格言别录》释义第二十二讲

    我们经常不去反省自己的问题,反而总是指责别人的不慈悲、别人如何的不好……因为不认识自己有责任,所以应该反省自己的自我和自私。其实,更多的人性都是自私的,如果没有底线,或者从来不为别人考虑,就是触发别人不善待你的根源。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,就是你怎样对待别人。请不要欺负善良,这是人类需要去反省的问题。
    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因为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,所以我们总是要接待他,总是要给他去做一个简短的开示,这个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。只是接下来的问题,如果没有什么事情,还要不断地发短信、打电话,没完没了地折腾……法师也是肉人,法师也是有其它的责任和义务,那么请问累不累啊?虽然我们努力不让信仰者对我们误会和失望。
    我不反对我们去回答信徒的问题。虽然这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,但是,如果一个法师只服务一个人,那么他还能称为法师吗?他还能称出家人吗?他应该不是了。所以佛教徒要互相理解,要换位思考。如果你从来就不去考虑,那么彼此最后都是苦恼和失望,或许不是结缘而是结怨了,当然与佛法相背。可见,需要彼此定位和反思。否则可能还会说:“居士很麻烦,法师不慈悲……”什么是麻烦和慈悲?真理和谬误只是一步之遥:麻烦避免,慈悲有度;凡事不可以极端,必然皆大欢喜。实在惭愧,法师没有千百亿化身。如果我们讲的东西你听了并不受益,那么你通话又有什么用呢?应该没有什么用。
    钱钟书老先生写了一本《围城》,讲了城里城外的故事。他有一个很好的比喻:如果你吃了那只鸡蛋觉得好吃,那么你非得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吗?不一定。你认识它干什么啊?你就享受鸡蛋的美味好了,不是也很快乐吗?
7、【陈榕门云:“定火工夫,不外以理制欲。理胜,则气自平矣。】
    所谓“陈榕门云”,就是陈榕门老先生说。
    所谓“定火工夫”,我们能够定下火气的功夫,能够把自己的火气调整、改变的功夫在哪里呢?
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