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一百九十八讲

“如人骑马能破前阵,故名胜处。”
学佛应当勇往直前、精进不懈,不要恐惧、挂碍。即使前面都是敌人的刀枪剑戟,也没有关系。因为首先我们自己知道,这个马就是空性。我们在前行的时候,外边所有的一切刀枪剑戟也都会随之悟入空性而消融,从来没有那种实在不变的境界。因为我们现在化解不了,所以容易被缠缚住。如果被缠缚住了,那么我们当然没有办法突破烦恼和生死了。
“如《现观庄严论略释》中说:‘由此形显诸胜处,发生奢摩他(止)胜知与毗钵舍那(观)胜见之定慧相应也,前四胜处从初二解脱因生,后四胜处从净解脱因生。’”
什么意思呢?
所谓“由此形显诸胜处”,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各样的颜色,各种各样的殊胜境界。
所谓“发生奢摩他胜知(止),与毗钵舍那(观)胜见”,所谓奢摩他就是止观的止,止其实是定,就是能够启发我们的定力。既然奢摩他是定力,那么同时能够生起智慧。因为观是慧,所以是止观双运、定慧双修。天台宗讲止观:小止观,摩诃止观。无论什么止观,我们一定要清楚:止是定,观是慧,由定发慧,由观生定。就像我们的两条腿一样,缺一不可。虽然现在有人就是想定,但是那条慧腿瘸了,即以为烦恼痛苦为实有,又怎么可能入定呢?因为只有慧不行,只说不练也不行,所以要止观双运。就像车的两个轮子、鸟的两只翅膀,缺一个都不行。只有这样,才是殊胜的缘起,找到一个非常恰到好处的平衡,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佛。

所谓“定慧相应”,因为止是定、观是慧,所以是定慧相应默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