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这个时候,我们才不会执着好坏与善恶了,我们自己当然不会有什么优越感了,比如:“你看,别人都不行,就是我行……”那就是累啊!所谓“永断二边净”,就是不住空有、生死二边的彻底清净,从此不再住着烦恼和生死了。
所谓“烦恼所知定,三障者解脱”,此时就是烦恼障、所知障、定障解决了。如果有了烦恼障、所知障、定障,那么我们怎么可能解脱呢?如果三障是没有实在性的空性,那么我们就能真正解脱。因为前提已经告诉我们了,无为无差别,你现在有为有差别,所以不能怪佛,也别怪任何人,谁都不要怪,只能怪自己。原来我们坚持认为是实在的,当我们现在探讨法身佛境界的时候,我们会发现,并不是真实的,一下子烟消云散了,障碍没有了。 所谓“无垢无分别,瑜伽所行境”,就是没有染污的分别执着。如果我们不觉得这是净、那是垢,没有了这样的分别执着,那么我们就是真的解脱自在了。比如,我们原来觉得,念经必须坐着念、跪着念,其实我们现在躺着也可以念了,只要不念出声来表示恭敬就可以了。只是我们需要知道,恭敬和执着是两个问题,不要把执着和恭敬混为一谈。念佛的时候,我们会觉得:有声音念和没有声音念,是完全一样的。 曾经一度有些所谓的居士问我:“听说有一句话:‘大声念佛有大佛来,小声念有小佛来’,对吗?”我说:“没有声念佛就没有佛来了吗?这是什么逻辑?”即使是佛说的,也是对机施教、对症下药而已,怎么可能是定法呢?我很奇怪,这样的故事为什么会深入人心呢?如果正法不兴,那么邪法必然横行。我们在这个法座上是要讲依教奉行的佛法,并不是传播人我是非,这个内容不是佛法,必须要清楚这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