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观修三宝的功德及其意义第十四讲

“我们还有一个误区,我们听说,有信徒认出家人做干儿子,这实在是有问题。”

虽然很多人没有,但是个别人会影响整体的形象。我知道,而且绝对不是偶然,也有出家人管居士叫大妈、大姨之类的故事,这是不合适的。因为说这件事的时候,本身就是误区。包括我们同人家论姨、论叔,论这个、论那个,都是不合适的。既然出家了,那么应该有自己的定位:不是高高在上,而是不能太俗。如果充满了官气、傲气、俗气,那么就没有了宝的特性。所谓宝应该有值得尊重的尊严。如果没有了这种尊严,那么信仰仅仅是浮华的福报,而不是升华的慧命。
“我们同别人拉关系之后,应该会得到名闻利养。”
无论是信徒还是社会的一般人,都在观望着我们,我们需要冷静和理性。我们知道:同他们笑一笑,就会让人觉得:“师父慈悲”;给他们稍微讲一下,很容易被感动,于是有人尽其所能供养我们。因为带着欲望和期望,所以佛教有了“五观若明金汤易化,三心未了滴水难消”的警示。因为人性的情绪化,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化。只有理性化的信仰,才能行稳致远。有人要供养我们,我们会提醒:请量力而行。如果做到量力而行,那么彼此就不会有负担,彼此都会有欢喜,即使是家里,也不至于产生矛盾。如果家人不支持,社会有误会、误解,那么我们的信仰还会有尊严吗?
“因为不希望有这种误会和误区,所以出家人和在家人之间需要保持相对的距离。”
这种距离对于佛教形象,对于我们的法身慧命都有很好的益处。如果不能考虑这些,那么容易误入歧途。比如说,当我们走近出家人,经常在一起的时候,我们能看不到他们的缺点吗?因为有缺点,所以信仰会受影响,甚至是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