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佛遗教经》 第三百二十一讲

四、经文释义247
      “否则,如果仅有菩提心而没有出离心,就可能变成世谛流布,与世俗同流合污,但自己还不知道。”
    如果只有菩提心,比如说“我发菩提心了”,那么没有出离心会怎样呢?结果只是世谛知识的流布而已。比如有人也说度众生,大家很高兴认同,也很热心护持,看起来也比较热闹,好像佛教比较兴旺发达,但是学佛的目的解脱并不明确,只是单纯地向世俗谛靠拢,或者妥协,甚至于完全地同流合污……比如诈现奇特的邪命自活的着相、纠结等等。因为没有出离心,所以不能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;所以千万不可以只有菩提心而没有出离心。
    “如果只有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,就不能弘扬佛法、自利利他,也就是只有智慧,而没有慈悲,那么就可能变成独善其身的自了汉。”
    这样的人,自己只能管自己:“摩诃萨不管他,弥陀佛各顾各。”虽然已经难能可贵,但是弘法利生的责任和使命,由谁来担当呢?当然,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人已经不容易,就怕以发菩提心为名的伪善:口称善而心存恶,就更加可怕。嘴上说得头头是道,身体行的却是一塌糊涂:表里有差、言行不一……则是更可怕的现象。
    “既不能利益众生,也不能够使佛法常住世间,那分明是一个消极厌世而逃避现实的人。”
    只有单纯出离心的人,假装发菩提心的人,都不值得提倡。我们应当选择中道圆融的办法:既有出离心,又有菩提心;既有菩提心,又有出离心。这才是两个轮子平衡运转,两个翅膀平衡地飞翔,两只脚平衡前行。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学佛人,车子不会倒下来,翅膀不会折断,两足交替走得很远。
    “即在出离心中发菩提心,在菩提心中又有出离心;也就是两者之间不可偏废,缺一不可,才是真正的佛子。”
    佛教徒应该努力做这样的佛子。只有做这样的佛子,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佛子;否则外人容易误解佛教,自家人容易误导信仰。如此,必然是生不能奉养父母,死不能安慰己灵……岂不悲哉?

 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