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经文释义225
“佛陀的慈悲,如同慈母、良医,也如同导师一样,循循善诱,谆谆教诲,临别之际还要叮咛再叮咛。以至看着他涅槃的徒众比丘们,并且还关心到涅槃之后,及未来的出家弟子们应该怎么样面对修学生涯。”
应该说,佛陀还不仅仅是面对当时的那些大众,而且需要面对没有来的大众,还要面对我们这些未来今天的大众,包括我们今天的出家人、在家人,都是佛陀要面对的众生因缘。如果这些比丘真的能够合格,那么在家的佛教徒也就合格了。我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:我们今天学佛的因缘,是佛教末法时代,根本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出家人。出家人学不好,并不代表自己,会影响到在家人;在家人学不好,只是代表他们自己,尽管有人已经越位于三宝,是可以原谅的。不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寻找借口,实在是因为我们自己有责任,是我们没有做好,所以你们就没有学好。如果我们做好了,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,至少不会跑题。因为这是出家人的责任,佛陀说《佛遗教经》中的嘱托的对象是出家人,其关键、根本就是要提升我们出家人的素质,完成出家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。虽然四众弟子缘起共生,息息相关。
“为后来的所有佛教徒,开出了治疗身、心、轮回疾病的药方,画出了通向往生解脱涅槃城的路线图。至于比丘们乃至后来的佛教徒,是否依教奉行、依法实践?那分明就不是佛陀所能够管得了的了。”
就像我们共同探讨分享这部《佛遗教经》,你受没受益?我会努力,又实在管不了;讲与不讲?这是我的责任,无法回避;受不受益?这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的因缘。我们不能因为人少而不讲,也不会因为人多而陶醉。此中,没有期望,也不应该有失望,凡事尽责随缘就好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
“佛陀的慈悲,如同慈母、良医,也如同导师一样,循循善诱,谆谆教诲,临别之际还要叮咛再叮咛。以至看着他涅槃的徒众比丘们,并且还关心到涅槃之后,及未来的出家弟子们应该怎么样面对修学生涯。”
应该说,佛陀还不仅仅是面对当时的那些大众,而且需要面对没有来的大众,还要面对我们这些未来今天的大众,包括我们今天的出家人、在家人,都是佛陀要面对的众生因缘。如果这些比丘真的能够合格,那么在家的佛教徒也就合格了。我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:我们今天学佛的因缘,是佛教末法时代,根本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出家人。出家人学不好,并不代表自己,会影响到在家人;在家人学不好,只是代表他们自己,尽管有人已经越位于三宝,是可以原谅的。不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寻找借口,实在是因为我们自己有责任,是我们没有做好,所以你们就没有学好。如果我们做好了,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,至少不会跑题。因为这是出家人的责任,佛陀说《佛遗教经》中的嘱托的对象是出家人,其关键、根本就是要提升我们出家人的素质,完成出家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。虽然四众弟子缘起共生,息息相关。
“为后来的所有佛教徒,开出了治疗身、心、轮回疾病的药方,画出了通向往生解脱涅槃城的路线图。至于比丘们乃至后来的佛教徒,是否依教奉行、依法实践?那分明就不是佛陀所能够管得了的了。”
就像我们共同探讨分享这部《佛遗教经》,你受没受益?我会努力,又实在管不了;讲与不讲?这是我的责任,无法回避;受不受益?这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的因缘。我们不能因为人少而不讲,也不会因为人多而陶醉。此中,没有期望,也不应该有失望,凡事尽责随缘就好。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