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佛遗教经》 第二百零三讲

四、经文释义129
      “托着钵向俗人乞食自活。”
    就是出家人托着钵向社会的人乞食自活,就是上乞佛陀之法养慧命,下乞众生之食养身命。
    但是我们也一定要清楚,当时印度有沙门集团托钵乞食这样的传统习惯,而出家人托钵乞食的时候,并不是所有的被托钵的人都是信佛的人。比如说现实中的张居士、李居士,我到他们家托钵。他说:“师父不用再走了,就在我家吃就好了。”如果是托钵乞食当然可以。但是当时的很多人并不信佛,这家给你了,那家没有给你,甚至不理你,白白眼睛说:“你这家伙,你自己不劳动……”怎么办呢?于是就到第二家,如果第二家不给,那就再到第三家……或者有的人家只给你一点点,比如什么稀粥、剩饭之类的东西,你吃不吃呢?当然得吃。所以就是出家人在整个托钵乞食的结缘过程中,经历感恩和屈辱的历事炼心……其间所谓的好啊坏啊的态度和饮食,都需要亲自经历,从而心里得到锻炼,最终积累自己不再执着烦恼和生死的慈悲和智慧。
    托钵的过程中,经过的喜怒哀乐,以及内心的烦恼和纠结的过程,无非就是被尊重和羞辱的复杂感觉,几乎每天都是难免的。这就是当年印度出家人托钵乞食传统。只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,因为国情和风俗的复杂原因,无法维持下来,虽然它是比较好的结缘和修行的方法,但是佛教毕竟需要随缘,所以中国佛教的出家人不能托钵乞食。或许有人为了回味曾经的记忆,尝试一下这种方式,未偿不可,却不是中国佛教的主流。我们需要面对现实,遵守规则。
    当然,唐朝马祖建丛林,百丈立清规的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因缘,是经过三武一宗灭佛之后的理性选择,所谓: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的因缘,应该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选择,是我们经过劳动而获取生存资源的修行方便,直到今天,农禅并重的因缘依然有完备的继承。因为经过灭法之后,汉传佛教的出家人,只能躲到山林里生活。面对现实,出家人只好自己种自己吃,和尚不支口锅是不行的。有的人种得好一点,就吃得好一点;有的人种得差一点,那就只能吃得差一点了。当然,汉传佛教传入中国至今,虽然有过南朝梁武帝崇佛的因缘,却是从来没有过政教合一的经历。试想一下,这应该是我们应当理性了解的一段历史。出身虽然并不高贵,或许有助于信仰的解脱实践吧? 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