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《佛遗教经》 第一百八十七讲

四、经文释义113
      “来改造自己的心,来使自己的心念转化。”
    转化成什么呢?感悟四大皆空,五蕴非有。就像《心经》告诉我们的:“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这个“五蕴皆空”,就是我们每一个有情生命的个体,本来是没有主宰性的,是不实在的。它分明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着,不是固定的。它是假的,假的就是空的,但不是断灭没有,只是不可依靠。如果我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现象是空性的时候,那么就一定能够解决自己的烦恼和生死轮回。那个时候,我们是解脱自在的;那个时候,我们的修行是有说服力的。
    我常常想,我们的修行应该要有内容。如果没有内容的信仰,就是苍白的修行。我们必须用事实来证明,佛法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、行为、命运和我们现实的价值观。那个时候,我们用事实来证明:我们是自在的,是解脱的,能够放下我们拥有的一切。想想看,此时我们的念佛就一定有说服力,也才会有意义:南无阿弥陀佛,身口意顶礼皈依无量光、无量寿。从此以后,所有消化不了的情绪、烦恼,以及对于生死的困扰和纠结,都将不再执着,那么我们不必心外求法,本身就是成功的念佛人。即使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圣人,依然需要:念佛念法念僧的三皈依。
    只是我们今天常常会发现,很多的念佛人比较苍白:一边念佛,一边烦恼、搞是非、污染环境,这是一个问题。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,如果我们纵容了这种念头,那就意味着这不是一心皈命的道场。因为道场一定要有解脱道,这个道又是什么道?佛道,它不应该是口是心非的六道轮回的道。唯其如此,我们需要明白,只有依教奉行,才是佛教的传统文化。如果离开了这个文化,那么佛教徒应该属于不务正业。      

注:本文为静波法师讲法录音整理,未经校对,如有不当之处或有好的修改建议请您与我们联系。联系邮箱:39672606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