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一百一十八讲

由此可见,礼貌也很重要。所谓礼貌,我们出家人需要反省,我们在家人需要反省。我们住持在寺院,在家人则是城堑护持寺院里。虽然彼此的世谛因缘需定位负责,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应该具备的待人接物的规则:存好心、说好话、做好事。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佛教的信仰形象,所以需要担当负责。如果我们的形象不佳,那么直接影响着信仰的基本形象。如果被人质疑、失望、诟病的话,那么这个信仰是没有说服力的,希望大家彼此共勉。因为代表佛教:你不代表你,我不代表我,所以需要谨慎小心。

“还有佛教徒需要合群。”

如果都是孤家寡人的话,那么佛教的缘起和合就没有生命。如果一个人干事没有问题,那么两个人一起干应该彼此合作。比如,一个人干一件事情需要两个小时,两个人干一件事情需要四个小时,更多的人干一件事需要更多的时间,那么彼此需要反省多。现实中的情形则是,不但合作不易,而且可能会打起来,甚至于不能合作,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内耗,这样的事情应该不是新闻。虽然希望大家以和为尚,但是彼此的改变我执、换位思考的修行实在不易。

面对现实,我们很多人并不想改变自我。如果说教育孩子文明自律,那么我们自己长大了吗?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文明自律,那么如何教育孩子?这应该是苍白无力的。如果我们自己尚且没有做好的话,那么怎么可能影响和教育其他的人呢?我想,合群应该是重要的修行。如果信仰历事炼心的话,那么“人上一百、形形色色”,各人有各人的想法,各人有各人的主意,又何尝不是修行忍辱、慈悲、智慧的下手处呢?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可以把个人的情执放下。我们现在应该是信仰、众生、大局,那么还要坚持自己的一厢情愿吗?请不要说我,而应该是我们。如果我是自私的,那么我们就是大家的。即使如此,也不要执着大家。因为大家也是过客,所以应该是行云流水无挂碍。如果大家是缘起的,那么大家就是性空的。佛教徒需要透过缘起修入性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