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波法师:佛教对家庭的看法第一百零八讲

虽然这样的孩子得到的关心、教育和投资是最多的,但是也会造成他们有依赖强、娇惯、蛮横,乃至于并不知道感恩。

以及以自我为中心,不考虑别人,麻木不仁,以为自己就是大家围绕的中心。我们的家庭教育,往往造成了这样的结果,致使孩子觉得:“我不需要考虑别人”,也不知道自己应当负什么责任。如此,这个孩子的将来,走到社会上,又能负什么责任呢?我们当然不敢奢望。姑且不说为社会做什么,就是对自己的生命是否负责都是不靠谱的。

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些现象和问题,因为大多数父母的忙于工作,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所以只能自由任其去发展。

我们作为父母,或者作为家长,难道没有责任吗?当然是有的,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责任。首先,家长需要教育孩子,能够为社会做事。

现实中的电视节目,大量的物质追求,填充着孩子的时间和心灵需求。

比如说,给孩子补课,让他学这个、学那个。我们会听到了一些并不理想的信息,毕竟我们不是活在真空里。我们的家长让孩子学书法?英语、绘画、舞蹈,学钢琴……让他学更多的东西。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将来能干什么,反正焦虑感促使自己不甘寂寞,于是努力让孩子去学、去做,希望将来成龙、成凤、成大师。虽然愿望是好的,但是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兴趣、能不能承受,喜不喜欢……

虽然中国的父母历来都有:棍棒出孝子、不打不成人,不打怎么能行呢?但是面对现实却又是诸般的不忍和纠结。如果人生如树相似,那么必然需要修理。面对现实,我们是不是敢于和善于修理呢?娇惯的孩子有这个承受能力吗?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爱好,当然没有问题。如果孩子就是没有什么爱好,那么我们的一厢情愿恐怕是把孩子害了也不一定。孩子会逆反,最后会逃避,甚至会同家长捉迷藏,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?